正文 第四十八章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價值要求(1 / 2)

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後的今天,在中國在世界上和平崛起的時代,正在成為現實,正在成為發展中華文化、融入世界文明的重要途徑和必然趨勢。

而要讓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則中華文化、中華民族本身必須具有相應的價值內涵和文化底氣。

一、要有嚴整而又富有吸引力的價值係統

在現代化、全球化時代,中華文化走向世界,首先要有自己的嚴整而又富有吸引力的價值係統。

這個價值係統,不是往古的回音,不是異國的投影,而是立足當代而又批判繼承曆史傳統、紮根本國而又麵向世界,為海內外中華兒女所衷心認同並自覺實踐的充滿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的新型文化價值係統。

在當代中國,這個價值係統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在全社會形成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光大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這是鞏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基本價值要求。

自覺堅持這些價值準則,以這些價值準則引領社會思潮,是中國之所以為中國的根本標誌,也是中國之所以能夠在改革開放的三十多年中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

不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就會失去精神支撐,就會迷失進一步發展的方向。

但如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更有吸引力和親和力,如何使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成為共同理想的有機構成,則是我們在文化建設實踐中應當認真研究並努力完善的重大課題。

二、彰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中華文化要走向世界,在價值內涵和發展視野中必須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向世界彰顯本民族的獨特的優秀文化傳統。

人們常說:隻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認真發掘民族文化的優秀成份,給以批判性的總結,創造性的轉化,使其活潑的生命力“日新又日新”,成為我們當代文化的有機構成,成為世界文明寶庫中的瑰寶,是我們文化建設義不容辭的責任。

隻有這樣,才能向世界展示我們對自己民族文化的理性自覺,昭示我們對民族文化的自信,以及我們在文化建設方麵的不斷自強。

一個沒有深厚曆史傳統和優秀文化支撐的文化,是沒有根基的文化;而沒有根基的文化是不能與世界文明平等交流、對話的文化,是缺少底氣的文化。

因此,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中華文化基本精神,以民為本的傳統人文精神,天人合一的協調精神,彰往察來的曆史精神,這些優秀的文化傳統,應當在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的引領下,得到創造性的生發,成為中國作風、中國氣派的典型而又生動的表現,進而成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價值底蘊。

三、具備良好的文化形象

中華文化要走向世界,應當具備良好的形象。

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形象如何,直接影響著外國人對中國的看法,從而也影響著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

因此,必須樹立良好的文化形象,以便創建外國人了解中華文化、接受中華文化的有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