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引子(2 / 3)

“請父親明示。”

“你可知道當今朝廷是誰當道?”

“不是大宦官王振嗎?”

“不錯,正是此賊。我當初不準你入仕,也正是因為朝政被這樣的閹狗把持,當今皇帝昏聵,誤信奸言。平日裏驕奢淫逸,不理政務也還罷了,這次又鑄成大錯。唉,唉······”

“難道朝中又發生大事了嗎?”

“上月蒙古瓦剌國遣使南來朝貢,因王振這廝克扣賞賜,又怠慢無禮,引起瓦剌的不滿。上月,瓦剌大將也先統率各部,大舉來犯。皇帝在王振的煽惑下,輕率大軍前去迎敵,被瓦剌軍大敗。退至蔚州,這閹賊又挾持皇帝到他的家鄉去顯威風,不料被瓦剌追兵趕到,死傷慘重,英國公張輔、駙馬都尉井源盡皆戰死,現在皇帝一行殘餘人馬被圍於土木堡,情勢萬分危急。唉,都是這閹狗弄權,禍國殃民。”

“皇帝固然昏庸,閹賊也該千刀萬剮,但為天下計,我們仍要想辦法營救皇帝。”

“玉兒,你所言極是,雖然王振可恨,卻也得先穩大局,救出皇帝再說。接下來我要說的神秘人物和神秘東西,均與此事有關。”

“難怪父親這樣著急。”

“幾天前,我的舊識禦林軍統領李勇將軍突然秘密來到開封,將皇帝被困之事告知與我,並向我引薦一位重要人物,此人竟然是當今聖上的弟弟晉親王。”

“素聞晉王端謹公正,深孚眾望。難道這位神秘人物便是他?那他交給父親保管的又是什麼東西呢?”

“不錯,正是晉王。他來到開封後,便立刻找到了我。言明皇帝被困,國難危急,要我為國出力。”

“瓦剌軍勢浩大,父親能幫上什麼忙?”

“我當時也這麼想,便推說自己一介武夫,勢單力薄,於軍國大事,雖有心意,也是愛莫能助。晉王聽了我的話,微微一笑,對我說道,天子有難,人人皆當奮勇,以圖解救。中原大俠義薄雲天,名滿天下,怎會對此事袖手旁觀。何況舉手之勞,我想常大俠一定不會拒絕小王的請求。聽晉王這麼一說,我隻好問他要我如何效勞。這時,晉王的隨從拿出一個長三尺寬一尺的木匣,外麵全用生漆封住。晉王對我言道,‘此匣中裝有明珠一百顆,是朝廷秘密進獻給也先愛妾的禮物,我們希望能通過也先的愛妾說服他釋歸聖上,解了土木之圍。聖上被困的消息一出,朝中便有些勢力蠢蠢欲動,妄圖顛覆社稷,因此我們不便出麵督辦此事,所以才找到閣下,隻需閣下代小王保管數日,已有一批敢死之士正在趕來,由他們負責運送至北方前線。小王素聞閣下英明,故才將此重任交托於君,萬望莫要推辭才是。’我隻得應承下來,心想隻是看護幾日,料也不會出什麼紕漏,豈知才過了三日,便出了這等大禍。”

“孩兒聽聞,賊人在被盜之處留下了字條,可有線索?”

“不是冤家不聚頭,這次盜走明珠的不是別人,正是我的死對頭——山鬼。”

“山鬼?”

“不錯,為父年輕時行走江湖,一路鋤強扶弱。有一次來到四川境內,天色已晚,我便尋找客棧住店,在快要靠近市鎮的一條小路上,看見幾個虯髯大漢正在和一個女子拉扯,那些漢子口裏還不住叫罵。我當時年輕氣盛,看到這種情形如何能忍,便衝過去將那些漢子一一踢開,不料那些漢子身手俱都不弱,被我猝不及防的偷襲後,都展開身形,朝我圍了過來。當時情況十分不利,我隻好狠下殺手,重傷了其中的三個人。剩下的那名漢子對我說道,我們與閣下往日無怨,近日無仇,閣下為何要蹚這趟渾水?何妨留下腕兒來,待改日敝主人再登門拜訪。我答道,光天化日你們竟敢欺負一個弱女子,任誰見了都要管上一管,在下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開封常自威。你若不快快離去,我便取你等性命。那漢子躬身一鞠,對我說道,閣下傷了我們三位兄弟,從此山鬼定與閣下糾纏到底,不死不休。說完便飛快退去,竟對受傷的三名同伴不睬不理。我當時並沒將這句話放在心上,便將那女子護送至市集後獨自離去。然後繼續前行,去渝州尋故交唐二公子,一路上倒也無事,我便將這事淡淡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