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有思
(一)
我想誠懇地告訴讀者:這本書不是遊記。
(二)
我走過很多地方,大都是以工作的名義。當然也確實是因公出差,但哪次旅遊觀光不是出差“順帶”的呢?我不敢貿然對此進行評價,也無需對此非議,但說是當今一種社會現象,恐怕是不為過的。
我喜歡思考。不論走到哪裏,見到那裏的山水景觀、人文故舊,總得引發一些聯想,發一番感慨。究竟孰是孰非?也想作為引玉之磚,拋出來供讀者朋友們批評。
這也是情感的驅使吧。天地玄黃,宇宙運轉,孕育了我們生命;山水萬物,先賢後智,哺育了我們成長;煙火延續,社會發展,賦予了我們責任。我們於是向往光明,遠離黑暗;投身美好,排斥醜惡;渴求公平正義,拒絕專橫霸道。集韻成詩,集腋成裘,集百草可讓世界都香,集萬法可致國富民強。因此,我願意從不同地方、不同角度,將我的點滴感受撿拾起來,以期作一微乎其微的呼喊,也作為公差之餘的另一份收獲和貢獻吧。
(三)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冰島。在那塊遙遠的土地上逗留的日子裏,我一直懷著十分敬佩的心情,慨歎著她的神奇偉大。特別有三件事最令我折服:一是掩映在灌木叢中的小屋。那是冰島人的別墅,裏麵現代化的設施一應俱全,可外表卻是那麼簡陋,與周邊的景色協調一致,毫無差異。我想冰島的生態之所以保持得如此完好,與冰島人強烈的環保意識應是密切相關的。二是露天議會的會址。作為西方民主政治的發祥地之一,那裏留給了人們太多的想象。英哥夫從上島伊始,就放棄實際擁有的絕對專權,實行推舉製和議會製,使之成為西方民主憲政的先覺先行。一個好的製度——民主製度,竟然使大海盜變成了真正的人民公仆!三是黃金瀑布。我從那奔騰不息的激流中,似乎看見了西格裏德,看見了律師斯文,看見了人性的光輝。我多麼希望見到更多的冰島啊,然而我很失望,雖然很多地方有各自的優勢,有十分值得稱讚之處,但沒有一個地方是能與冰島相比擬的。我因此讚揚冰島是“最後的聖土”,也毅然以這個命題作為本書的書名。
(四)
茫茫宇宙中有一個地球,這是宇宙的榮耀;地球上有了人類,這是地球的不幸!
人類能從生物鏈中脫穎而出,這是人類的幸運;人類倚靠智能無節製地發展,這是人類的悲哀。
十年前,剛進入新世紀新千年的時候,我也曾發出過一絲微弱的呼籲:科學技術應該停止發展!因為照現在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地球生態必然難保,人類會加速招致滅頂之災!
盡管我的呼籲並不是杞人憂天,但也就像一隻螞蟻向天地呐喊,誰能理睬得到一丁點呢?
不幸的是,時至今日,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個地球,真的已經到了苟延殘喘的地步了。人類和其他動物一樣,已經到了瀕臨滅絕的邊緣。如果說其他動物隻能等死的話,那麼號稱萬物之靈的人類,為什麼還如此執迷不悟,還在竭澤而漁呢?你看給人類帶來災難帶來恐怖的事情,甚至種種自然災害,有幾件不是科學技術惹的禍?特別是由於科技的發展引起的瘋狂競爭,更是把地球糟蹋得不像樣子,隨時都有可能毀滅全球生靈。至今還有多少地方,一方麵在高喊低碳環保,一方麵卻在拚命追求GDP拚命發展以求領先他人?又有多少地方的發展領先不是建立在瘋狂掠奪資源掠奪他人利益之上的?我想凡是有識之士,都應該起來呼籲,都來力勸各國各地:停止發展以保護地球!有了現在這樣先進的科技水平和足夠的社會財富,富人富國隻要略微節製一下私心和欲望,搞一點公平分配,整個地球人就能享有較高質量的生存條件了。大家都能多活幾天,不比大家一起早死強嗎?
讓地球喘口氣吧,讓它休養生息以承載生靈,不要再貪得無厭、自掘墳墓了!
(五)
古雲: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指的是人生的短暫。正如小沈陽調侃的:眼睛一閉一睜,一天過去了;眼睛一閉不睜,一輩子過去了。
那麼人的一生究竟應該怎樣走過呢?人的價值究竟何在呢?試看芸芸眾生,都在終生苦苦追求,企圖尋到自認為最佳的答案。
當然,這是個無解的課題,“一百個人眼裏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每個人都有自己活著的價值。我在行走之間,真的常常被一些人所感動,不論他或她是高貴的還是低下的,是偉大的還是渺小的。我敬仰賢良的嶽母,我也為普天下平凡的母親放歌;我慨歎蘇軾、彭玉麟等偉人的風流倜儻,我也欷歔梅香、王朝雲的一片癡情;我對包拯、況鍾等清官賢吏五體投地,我也對自稱“拙政”的王獻臣、音樂神童莫紮特、雕刻巨匠維爾蘭等藝術大師頂禮膜拜。當然我也遇到了一些不配為人的人,尤其是那些與品德高尚者背道而馳的邪惡敗類。在他們身後,在曆史的長河裏,便隻剩下相形見絀的腐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