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一(1 / 1)

我的一位摯友說,人生有兩大樂趣:一曰旅行,一曰讀書。旅行和讀書,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他也是做過記者的人,我們的感受是一致的。作為一名稱職的電視記者,不僅需要讀萬卷書,同樣需要行萬裏路,他們的身體和靈魂始終有一個在探索的路上。

在路上,是一種狀態。始終繃緊神經,隨時準備出發,在路上的狀態,讓我們每個心懷責任的記者都不敢懈怠。16年的記者生涯中,我曾迷茫過,失去了方向,迷失了自我,找不到感覺,但是始終有一個聲音在提醒我:你,在路上。無法停止,使命使然;無法放棄,使命使然;無法選擇,使命使然。我也常常自問:

記者的責任究竟是什麼?不是簡單地記錄,也不是無休止地簡單重複,是每天迎著太陽出發的執著與堅守。保持在路上的心態,每一次身體和靈魂的出行都將是一次洗禮;走在路上,用自己的身體和靈魂譜寫時代的樂章。

記者究竟肩負著怎樣的使命?偉大詩人艾青說: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們鍥而不舍地艱苦勞作,完全源於對這片土地的愛與恨、淚與笑、使命和召喚、光榮與夢想……一代平羅廣電人的心血和努力、忠誠和守望,最終繪製並刷新著平羅的記憶。我們的存在完全可以證明:當今人類先進文化創造的眾生喧嘩之中,平羅人沒有缺席。

一直走在路上,走了16個年頭的路,也許我走了4000公裏,或者是還在原地,我不清楚;路上是精彩還是狼狽,是歡喜還是悲傷,是愉悅還是酸楚,我同樣說不清楚。以後還有很長的路,我也不知道能走多遠,但是我要走下去,因為在路上,有最美麗的風景、最動聽的聲音、最感人的故事。

我在路上,我在追尋著,在這熟悉的城市尋找著我的希望,我的目標。對我和我的同行來說,“在路上”就會不斷追問、不斷質疑、不斷困惑迷茫、不斷歡欣鼓舞。而我,隻想對自己說:在前進的路上,時刻別忘了自己出發的地方,要始終記著道義與擔當,責任與堅守。

2013年11月25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