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愛你,我也不恨你,我更不怨你。其實就是我不執著你的好和不好。空的時候,我不是我,你不是你。我們來的時候是一個人來。死的時候是一個人走。生死之關,都是要我們自己一個人。真愛誰,就用你現在能得聞佛法的人身為他們修行,將來度他們解脫,這是愛。回到世間法上去看。是我們自己錯了,我們沒有清淨心。我們沒有智慧,被顛倒妄念蒙蔽了本性。”
在寫下了這些話之後,晏璃覺得自己的心靈受到了莫大的洗滌,於是她決定繼續上高原,卻不想在高原上,她所乘坐的車突然拋錨了,並且遭遇了藏獒的圍困。當時晏璃已經是嚇呆,也正是在這個最關鍵的時候,她突然想通了,自己想過的生活就是有封晉淵陪伴的生活。
但是無論如何,自己既然已經來了肯定要硬著頭皮繼續走下去,最終她搭上了一群背包客的順風車,晏璃一路上寫下了許多旅行日記,她希望在自己回去之後可以分享給封晉淵看看。
“日喀則被稱為高原明珠、日光之城,是除了拉薩之外西藏的另外一座聖城,因為這裏有班禪活佛居住的地方——紮什倫布寺。我們開了7個小時的汽車,終於到達了日喀則,日喀則是個很小的城市,沒有高樓,人口不多,店鋪也不是很多,陽光非常明媚甚至有些耀眼,我們下午七點多鍾到達日喀則,仍覺得陽光照得有些讓人睜不開眼。遠遠的從山坡上就可以看到由很多很多房子組成的紮什倫布寺從平地一直綿延到山坡,很是壯觀,我們剛好趕上十一世班禪13歲做床壽典,所以紮什倫布寺不讓進了,我們隻好在門口拍張照片紀念一下。日喀則的工作也很順利,於是我們沒有停留,隔天就踏上了前往阿裏的路程。”
“阿裏是喜馬拉雅山脈、岡底斯山脈、喀喇昆侖山脈彙聚的地方,群山竟高,平均海拔為4500米左右,阿裏因此被稱為“世界屋脊之屋脊”,“千山之巔,萬川之源”。去阿裏有兩條路線,一條是北線,一條南線,我們走的是北線,司機師父說我們就一輛車,沒有同行車,走南線有些地方沒法加油,要帶油桶的,不方便,所以選擇走北線,走北線就不能路過西藏人眼中的神山了,同行的藏族人都覺得比較遺憾,我對此沒有概念也沒有感覺。我當時對去阿裏一點心裏的準備都沒有,聽說很艱苦,但是沒概念,也沒有人告訴過我到底苦成什麼樣,我基本上就是什麼都不了解的就踏上了去阿裏的路。”
“現在回想起來就是典型的無知者無畏。按當地人的話說,沒到過阿裏就等於沒到過西藏,我直到去了阿裏才真正明白這話的涵義,隻有去了阿裏才能體會到西藏的艱苦,因為這一路上是沒有柏油路的,而且路上經過的地方最高海拔有6800米。我們早上6點從日喀則出發,大概3個小時到達拉孜縣,出了拉孜縣就沒有柏油路了,從拉孜到阿裏地區所在地獅泉河大約有1500多公裏的路程全部是土路,由於海拔高環境惡劣,路的質量也就不怎麼樣,非常顛簸。阿裏在西藏的西北部,一路上看到的綠色越來越少,有的地方連路都沒有,隻能沿著被車轍壓出來的印跡和大致的方向前進,為了防止迷路,我們就沿著光纜標記走。”
“阿裏沒有機場也沒有鐵路,供給阿裏的所有物資全部靠汽車運輸,一路上可以看到很多的卡車載滿貨物前行,其它能看到的車,基本上就是我們乘坐的這種越野車了,由於路況較差,其它車輛不能跑這種路。出發前,我們的司機師傅告訴我們,到阿裏的行程大約要三天,期間要住的旅館條件比較差,而且被子都是臭的,行程當中有的地方找不到吃飯的地方,所以臨出發我們去超市買了很多吃的、水、藥和毛巾被,同時對路上的艱苦也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但是真正踏上了征途,才發現自己對困難估計還很不足。我們離開拉孜大約6個小時左右,司機師傅說我們已經進入了6000多米的高海拔地區,開始的時候大家還都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但是過了大約一個小時我的胃翻絞的很,終於把所有吃的東西都吐了出來,車上其他人都頭疼的厲害,大家知道我們已進入了最難通過的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