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人口百萬之餘,與數個大國相鄰,地處偏遠。
一個頗具盛名的小城鎮就坐落在此,小鎮車水馬龍,酒樓林立,處處透著繁華之氣。商旅布衣,更是穿行於街道的每個角落,這便是臨仙鎮。
小鎮多年繁榮,靠著地段優勢,占據著金國主要的絲綢生意,鎮口小路一直通往臨近山區,裏麵的村村落落都靠著養蠶為生,想要挑選優質蠶絲的商戶不免舟車勞頓,於是帶動了整個小鎮的店家生意,要說鎮上哪一戶客棧最舒適,莫過於金來客棧。
今日的客棧中,來往商人不多,隻有幾個跨著腰包,穿戴整齊的普通商家圍成一桌談天說地。
一個上年紀的說書先生他們坐在中央,拿出一本書冊,正眉飛色舞的講述這小鎮的傳說。
“傳說千餘年前,本鎮隻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村落,日子過的倒也安詳,卻偏偏趕上百年難遇的大旱之災,莊家那是顆粒無收,村上的老百姓隻能賣兒賣女,以求溫飽。當時鎮上的縣大老爺乃是茅山大仙之後,便將祖傳寶物上供於鎮中的祭台上,請了數位道士,與自己一同施法。整整三日三夜,終於請下了天上的神仙,那是施雲布雨,點石成金,方才解救了地方黎民,從此本鎮就改名為臨仙鎮。這如今呐,還受那神仙的保佑,才得閭簷相望,街道縱橫之景,繁榮至今啊。”
“你怎知道,難不成你也是茅山之後。”掌櫃的拿著一壺上等龍井走到桌前,打斷了說書人的話語,惹的在座眾人哄堂大笑。
角落裏有個小小少年,五六歲的模樣,穿著繡花藍棉襖,綢布手製的黑帽子包著小腦袋,此時,正眨巴眨巴黝黑的大眼睛,笑眯眯的看著說書先生,似乎也聽懂了剛才的話語。
少年姓林名真,是林府的二少爺,這金來客棧便是他們家的產業。少年長得並不起眼,唯獨一雙大眼睛,黑亮有神,盯著看上兩眼,便能瞧出,這是個聰慧乖巧的孩子。
“二少爺,老爺叫您過去,跟我來吧。”林府的大管家從門前走來,牽起林真的肉手,穿過客棧後的雕花長廊,來到後院。
院落裏種著蘭花,是母親的最愛。大管家徑直走向正中間的廂房,輕輕推開了房門,將林真送了進去,溫和的說道:
“老爺已在房內,您先進去吧,我在外候著。”
林真甚少進入自己父親的房內,內心有些不安,轉著雙眼,瞧見母親也在,立馬踱著小步跑了過去,雙手抓著母親的衣角,說道:“爹,娘。”稚嫩童音如瓊汁仙樂一般動聽。
母親撫摸著林真柔軟的細發,充滿慈愛與關心,也讓他不安的心慢慢回歸於平靜。
林真的母親是位大家千金,十步不出閨門,跟隨她的父親來到臨仙鎮做生意,在二八佳齡時巧遇一位農家青年,正是林真的父親,二人惺惺相惜,不久就定了終生。林真從未見過外公,聽說在他二歲那年就去世了,而坐在椅子上的林父,以前隻是普通人家出生,後來搬到了鎮上,建立了金來客棧,也算發達了。
這時,林真的兄長林雲推門而入,看見一家人都在屋內,有些好奇父親找他來的理由。
“都來了,這事,早晚都是要知道的。”父親滿臉憂愁,傷神的看向母親,母親點了點頭,似乎做了重大決定。
父親認真說道:“雲兒,真兒,為父少年時就白手起家,建立了金來客棧,後來得嶽父相助,這客棧才能越做越好,現今要抵押給王老爺和趙老爺,再也不是我們的了。”
“為什麼?”林雲不明所以,急切的問道。林真很少見到兄長失態,其以身為長子為榮,詩書作畫自小就精通,將來要考取功名建國安邦。而林真將來的道路也被安排妥當了,等他六歲時,林父就會送其進入最好的書塾學習六藝之技,將來不管是成為教書先生還是與兄長一般考取功名,都是有番事業了,再迎娶一位千金小姐,生幾個白白胖胖的孩子,成為一家的頂梁柱,重複著現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