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的定義Shui Mian De Ding Yi ※ 貓在睡覺睡眠的確切定義到底是什麼,不同的時代,睡眠就會有不同的內涵。睡眠好比健康銀行,可以常存取,透支卻是不行的。現在人們的平均入睡時間相比30年前,已經延後了1小時左右。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全球約有29%的人都有或大或小的睡眠上的問題,我國居民睡眠障礙的患病率高達427%。好睡眠儼然成為現代都市生活的“奢侈品”。該如何提高我們的睡眠質量?中國空氣負離子暨臭氧研究學會專家陳少周介紹,存在於大自然空氣中的負離子,對自主神經高級中樞及植物神經係統具有良好的調節作用。它能改善大腦皮層功能,促進睡眠。

最初法國學者認為:睡眠是由於身體內部的需要,使感覺活動和運動性活動暫時停止,當給予適當刺激就能使其立即覺醒的狀態。後來人們認識了腦電活動,認為:睡眠是由於腦的功能活動而引起的動物生理性活動低下,給予適當刺激可使之達到完全清醒的狀態。

而經過近些年的研究現代醫學大致認為:睡眠是一種主動過程,睡眠是恢複精力所必需的休息,有專門的中樞管理睡眠與覺醒,在睡覺時,人腦隻是換了一個工作方式,使能量得到貯存,在這期間,人的精神體力和身體機能得到恢複;充足的睡眠就是休息的最好的方式,既可以維護健康和體力的基礎,也是取得高度生產能力的保證。原先接受處理內外刺激並做出反應的興奮度較高的神經細胞因防止沒有經過深加工的刺激聯結相互幹擾這就表現為緩解疲勞。而睡眠質量不高是指屏蔽度不夠或睡眠時間不足以充分消化刺激聯結的現象。嗜睡則是病態的、過多過久屏蔽。這些都是神經控製不足的表現。在睡眠中由於主動性活動減弱,人的體力也得到相應恢複。

※ 睡眠時的腦電波睡眠通常是無意識的愉悅狀態,一般發生在躺在床上和夜裏我們允許自己休息的時候。與覺醒狀態相比較,睡眠的時候,人與周圍的接觸停止,自覺意識消失,不再能控製自己說什麼或做什麼。處在睡眠狀態的人肌肉放鬆,神經反射減弱,體溫下降,心跳減慢,血壓輕度下降,新陳代謝的速度減慢,胃腸道的蠕動也明顯減弱。看起來這時候的人是被動的,其實不然,如果在一個人睡眠時給他作腦電圖,我們會發現,人在睡眠時腦細胞發放的電脈衝並不比覺醒時減弱。這證明大腦並未休息。正如一座夜間的蜂房,外表看上去蜜蜂都已歸巢休息,但實際上,所有的蜜蜂都在為釀造蜂蜜而通宵達旦地忙碌。

睡眠(sleep)是高等脊椎動物周期性出現的一種自發的和可逆的靜息狀態,表現為機體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性降低和意識的暫時中斷。是屬於正常人腦的活動,和所有高等脊椎動物的腦一樣,始終處在覺醒和睡眠兩者交替出現的狀態。這種交替是生物節律現象之一。覺醒時,機體對內、外環境刺激有很高的敏感性,並能做出有目的和有效的反應。睡眠時則相反,機體對刺激的敏感性降低,肌張力下降,反射閾增高,雖然還保持著自主神經係統的功能調節,可是一切複雜的高級神經活動,如學習、記憶、邏輯思維等活動均不能進行,而僅保留少量具有特殊意義的活動,例如,鼠叫可喚醒沉睡的貓;嬰兒哭聲易驚醒乳母等。以上三個特征有助於區別睡眠和其他睡眠樣狀態,如冬眠主要由外界環境溫度降低引起,昏迷和昏睡則表現為睡眠狀態的不可逆性。催眠是由暗示所誘導的睡眠樣狀態,被催眠者的意識並未喪失,但其行為卻受到催眠者的暗示所支配。有人研究,在睡眠過程中周期性地出現夢,並伴有獨特的生理表征,有人認為夢是獨立於覺醒和睡眠之外的第三種狀態。

◎正常睡眠的時相

睡眠由兩個交替出現的不同時相所組成,一個是慢波相,又稱非快速眼動睡眠,另一個則是異相睡眠,又稱快速眼動睡眠,此時相中出現眼球快速運動,並經常做夢。非快速眼動睡眠主要用於恢複體力,快速眼動主要用於恢複腦力。

◎慢波睡眠

根據人腦電波的特征,通常將此時相區分為4個不同的期,即相應於睡眠由淺入深的過程。第1期呈現低電壓腦波,頻率快慢混合,而以4~7周/秒的頻率為主,它常出現在睡眠伊始和夜間短暫蘇醒。

※ 小孩睡眠

◎異相睡眠

它是在睡眠過程中周期出現的一種激動狀態。腦電圖呈現快頻低壓電波,與清醒時的腦波是類似的。自主神經係統活動增強,如心率、呼吸加速,血壓升高,腦血流及耗氧量均增加,在男性則有陰莖勃起。此外,睡者時時翻身,麵和指(趾)端肌肉不時抽動。在實驗動物還記錄到單個神經細胞的放電活動非但高於慢波相,有時還超過清醒狀態下的活動水平。人的異象睡眠,和動物的一樣,表現出三個特征:①低電壓,快頻腦波;②頸部肌肉張力鬆弛以及脊髓反射被抑製,此時運動係統受到很強抑製;③頻繁出現快速的眼球運動,同時在一些和視覺有關的腦結構,包括大腦皮層視區,出現高大銳波,統稱腦橋-膝狀體-枕區皮層波(PGO)。由於快速眼動隻存在於異相睡眠中,故後者常被叫做快速眼動睡眠。

知識窗·睡眠時相的轉換·

正常成年人入睡後,首先進入慢波相,通常依次為1~2~3~4~3~2等期,曆時70~120分鍾不等,即轉入異相睡眠,約5~15分鍾,這樣便結束第1個時相轉換,接著又開始慢波相,並轉入下一個異相睡眠,如此周而複始地進行下去。整個睡眠過程,一般有4~6次轉換,慢波相時程逐次縮短,並以第2期為主,而異相時程則逐步延長。以睡眠全時為100%,則慢波睡眠約占80%,而異相睡眠占20%。將睡眠不同時相和覺醒態按出現先後的時間序列排列,可繪製成睡眠圖,它能直觀地反映睡眠各時相的動態變化。◎睡眠深度

睡眠深度一般是以身體活動減少和感覺靈敏度的降低作為衡量的指標。此外,一些生理指標,特別是喚醒閾,也指示慢波相的第3、4期是深睡時期。至於異相睡眠的深度是比較難判斷的,因為它即表現肌張力鬆弛,又常出現全身翻轉和麵、指肌抽動;在感覺方麵,外界無關的刺激較難喚醒睡者,可是當刺激具有特殊含義或者和他做夢的內容有關時,則極易喚醒。由這些矛盾可以得出,在異相睡眠中,腦內發生一種主動過程能切斷它和外界無關刺激的聯係。如果依自主神經係統活動強弱來判別,則異相睡眠與覺醒狀態是較為接近的,如在此時相喚醒睡者,他會說自己正在熟睡;反之,在慢波相時喚醒他,則說睡得不熟。推測這種主觀的睡眠意識可能與他的夢境有關聯。綜上所述,很難對睡眠深度有一個確切精準的判定方法,目前的趨向是將異相和慢波相看作兩個獨立的狀態。

※ 睡眠狀態有些自主神經的活動會隨睡眠過程的發展而產生變化,和兩個時相關係不大。例如,體溫從睡眠開始便逐漸下降,5~6小時達最低點,然後又逐漸回升。有人提出,睡眠時仍能學習口述材料,可是腦電圖的分析證明,睡者實際上是呈現朦朧狀態的。夢囈一般較多發生在慢波睡眠的第2期,而夢遊則無例外地發生在慢波第4期中,並且一般情況下,兩者都和夢的內容無關。

個體發生新生兒平均每天睡16小時,嬰兒睡眠時間逐漸縮短,至2歲時約睡9~12小時。成年人的睡眠時間因個體而異,通常為6~9小時不等,一般認為7小時半是合適的。可是老年人的睡眠經常少到6小時。根據腦電圖的分析,新生兒的異象睡眠約占睡眠總時間的50%,並且入睡後很快就進入異相時期,成年人約占20%,而老人則不到20%。在成年人凡異相睡眠時間低於15%或高於25%的則被認為不正常。同樣,慢波相第4期也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至於睡眠與覺醒的周期更替,新生兒一天中約5~6次,嬰兒逐漸減少,學齡兒童每天約1~2次的睡眠。有些老年人又恢複一日睡幾次的習慣。

種係發生按照上述睡眠的三大特征:周期性、自發性和可逆性,並以動物的安靜不動和感覺敏感性降低作為衡量指標,則從高等脊椎動物才開始出現睡眠行為和腦電變化。在魚、兩棲和爬行動物,可以觀察到覺醒和睡眠的周期轉換,但並沒有發現異相睡眠的存在。至溫血動物鳥類,可以看發現有明顯的異相睡眠,約占睡眠時間的3%~5%。哺乳類動物從鼠倒像,都有明確的慢波相和異相睡眠,不過它們各自所占比重隨種別而異。若從動物生存競爭角度來分析,大體可歸為兩類:一類是被獵食動物,如齧齒類、食草及反芻動物攝食後需要長時間咀嚼,因而睡眠時間縮短,異相睡眠也短,一般不超出5%,如母牛為16%,食蟻獸沒有異相睡眠;另一類是獵食動物,如食肉類,它們的進食快,有較多時間的睡眠,異相睡眠也較長,可達20%或更長,如貓、狗等都如此。

◎剝奪睡眠

實驗性地剝奪人或動物的睡眠是一種研究睡眠的生理意義及其必要性的可行方法。

剝奪全部睡眠24~48小時後,腦電頻率變慢,近似慢波相第1期,但外觀行為正常。繼續剝奪,則警覺性降低,嚴重的甚至會發生幻覺、譫妄或夢囈。3~4天後,使實驗者入睡,在第一夜中慢波第4期明顯增多,而異相睡眠相應減少,在以後數晚,異相睡眠才代償地增多。一位11天不睡的青年,入睡後,慢波第4期和異相睡眠都明顯增加。相反,被剝奪睡眠的貓在第1夜增多的是異相睡眠,而不是慢波第4期睡眠。

剝奪部分睡眠使受試者每天僅睡3~4小時,幾天後,異相睡眠或分比平時睡眠前4小時內的異象成分加多。停止實驗後,受試者連續數夜多次出現異相睡眠。在長期每天隻睡4小時的受試者慢波第4期增多,第3期相應減少。在恢複睡眠過程中,慢波相無明顯變化。如將受試者睡眠縮短到3小時以下,則會影響第4期睡眠的發展,也會對受試者的工作能力產生重大的影響。

※ 避免太陽光

選擇剝奪睡眠某時相時,如果選擇剝奪慢波第4期睡眠,則在恢複過程會代償地隻增加第4期睡眠;如選擇剝奪異相睡眠,也產生同樣的代償情況,許多心理學實驗結果表明,長期剝奪異相睡眠不產生明顯的心理紊亂;而長期剝奪全部睡眠的人,不能長時間工作,否則差錯加多。這可能和大腦皮層不能持久維持警覺狀態有關。此外,少數人還會發生短暫幻覺和荒誕行為。總之,這些實驗結果似不支持長期不眠或嚴重失眠會導致精神變態的假說,可是從另一方麵卻表明,長期缺乏睡眠的人非常容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會發生視、觸覺的錯亂等。

◎病態睡眠

失眠症根據失眠發生的時間先後,可區分三種失眠症:①發生在睡眠初期,表現為很難入睡,也是最常見的失眠症。②表現為全夜時醒時睡。③發生在睡眠終期,患者過早蘇醒,醒來後就睡不著。這些患者的異象睡眠都少,並易誘發腦電的喚醒反應。從腦電圖分析波看,他們的睡眠時間總是比主訴的為多,失眠的後果也並不嚴重,長期失眠者有時精神萎靡,可用藥物治療糾正。在臨床治療上麵,采用西藥穀維素進行中西藥綜合調治可取得快速、理想的療效。

◎多眠症

多眠症主要表現為白晝多眠或瞌睡過多,或者夜間長時間的睡眠。患者睡眠期間心率並不減慢,說明患者在睡眠期間並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原發性多眠症多屬遺傳病,這和下丘腦功能障礙有關。此外,還有一種伴有食欲亢進,肥胖和呼吸不足等症的多眠症。

發作性睡眠症發作時患者突然入睡,不受自身的控製,但是時間並不長,一般隻持續數秒至數分鍾,還經常伴發由肌張力喪失產生的猝倒。發作時腦電波和異相睡眠相似,多屬先天性的。中樞興奮藥可減輕其症狀。

※ 夢遊症

夢遊症發生在慢波睡眠的第3、4期,也是回憶能力最低的時期。與患者所做的夢關係並不大。夢遊時大腦警覺性和反應性均降低,運動也欠協調。

遺尿症多半發生在睡眠的前1/3時期,腦電波呈慢波第4期形式。遺尿開始即轉入2期或1期。喚醒後患者不講述夢境,若不喚醒,他們認為延髓和腦橋內存在上行抑製係統,這一係統的活動可以導致睡眠。此係統一方麵接受來自軀體和內髒的感覺傳入衝動,另一方麵又受到前腦梨狀區皮層、扣帶回和視前區等結構的下行控製。與此同時,M儒韋提出關於覺醒-睡眠周期的單胺學說。他認為從藍斑前部發出的上行去甲腎上腺素能係統,維持大腦皮層覺醒態電活動,加上乙酰膽堿能係統的活動,才能完成注意、學習、記憶等高級功能;而黑質-紋狀體環路的多巴胺能係統,則維持覺醒的行為表現,至於睡眠過程,則由中縫核群前段發出的上行5-羥色胺能係統維持慢波睡眠,而其中段核群一旦觸發藍斑區域細胞活動後,後者的上行衝動激活大腦皮層電活動,使之出現快頻低幅波,同時,其下行衝動則抑製脊髓運動係統,從而形成異相睡眠。應當指出,這兩種假說並無根本分歧。因為他們爭論的僅是和睡眠有關的腦結構的部位。當今許多工作正是沿這兩種設想向縱深發展。從70年代起,莫尼埃和JR帕彭海默分別從入睡的兔和羊腦內提取出多肽物質,將它注入另一隻動物腦室內,可誘導δ波,酷似慢波睡眠。這一發現為睡眠機製研究開拓了新的途徑。

充足的睡眠對我們的健康是至關重要的。未成年人一般需要有8個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且要保障睡眠的質量。如果睡眠的時間不足或質量不高,對身體的生長發育均會有很大的影響,同時沒有好的休息,大腦就依然處於疲勞之中,大腦的疲勞就難以恢複,嚴重的可能影響大腦的功能。青少年如果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差,就應適當增加睡眠的時間,比如夏天午睡片刻,並且要設法提高睡眠質量等。

按照一般觀點,睡眠是消除大腦疲勞的主要方式。如果長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太差,大腦的機能是會受到嚴重影響的,本來是很聰明的人也會變得糊塗起來。很多青少年學生患上了神經衰弱等疾病,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嚴重睡眠不足引發的。

1你知道睡眠的定義嗎?

2正常的睡眠識相是什麼呢?

3睡眠對於大腦健康很重要,你知道未成年人一般需要幾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嗎?空氣負離子可有效改善睡眠Kong Qi Fu Li Zi Ke You Xiao Gai Shan Shui Mian 睡眠占據著人類生命進程的1/3,是生命的必須過程。現代研究證實,接近80餘種疾病都與長期的睡眠不足有重大聯係,在影響人類壽命的7種因素中,睡眠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失眠成為人類的無形殺手。因此,要保證睡眠時間是充足的,提高睡眠質量,是我們身體健康的首要條件。

空氣負離子又稱負氧離子,是指獲得1個或1個以上的電子帶負電荷的氧氣離子。常被稱為“長壽素”、“空氣維生素”。空氣負離子是存在於大自然的一種自然因子,對人體的健康十分有益。下雨過後、森林綠化帶、瀑布海邊等地方這種空氣負離子含量非常大,這也就是為什麼身處這些地方,空氣清新、精神振奮;也是為什麼許多療養勝地在山上或海邊的原因。

知識窗科學研究表明,空氣中所含有的氣體成分——空氣負離子(負氧離子)對治療石棉是很有效果的,見效也很快,且無任何副作用。主任醫師,博導陳景藻在其主編的國家重點圖書《現代物理治療學》中對負離子的作用治療失眠上做出以下闡述:臨床試驗表明:空氣負離子通過促進單胺氧化酶(MAO)的氧化脫氨基作用,降低腦及組織內的5-HT(5-羥色胺)水平,引起內分泌及神經係統明顯的生理變化,對自主神經高級中樞,及植物神經係統有良好的調節作用。從而有效改善大腦皮層的功能,振奮精神,消除疲勞,提高工作效率,增加食欲,對改善睡眠、治療神經衰弱有良好效果。

◎提高睡眠質量

要想有高質量的睡眠,請注意以下幾個因素:

※ 煙霧

影響睡眠質量好壞的一個很關鍵的因素是在於睡眠環境。在15至24度的溫度中,人們可獲得安睡。冬季關門閉窗後吸煙留下的煙霧,以及逸漏的燃燒不全的煤氣,會使人不能安穩地睡覺。最新研究表明,富含負離子的空氣環境對睡眠有非常好的幫助,負離子可以有效調節大腦植物神經係統,改善大腦皮層功能,對改善失眠有顯著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