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是所有的等待都會如期而至(3 / 3)

“可她最後還是等到了。”“是啊,不然哪有我,哪有你爸,哪有你?”奶奶笑著將蘇若摟進了懷裏,“我問過你曾祖母當初為什麼堅定他會回來,她說:‘因為他離開時讓我等他,卻一直沒有告訴我不要再等了。’”

“是約定啊,還好曾祖父一直都記得。”蘇若躺在床上喃喃,“所以就算同是等待,也是會有區別的。”

蘇若想了想,起身翻開了本子,雖說是素描本,她也會憑心情在上麵記錄一些感受,於是一筆一劃地在純白的紙上寫著:

有的等待盡管帶著一絲苦澀,卻更多的是滿滿的期待與欣喜,因為你知道它總有一天會到來。而且由於不確定來臨的日子,讓人忍不住心生蕩漾,就好像不知不覺就從心底開出了一朵花來,每一天都盼著它以更加動人的姿態盛開。

而有一種等待,你從一開始就深知它遙遙不可期,可你卻依舊執著地守候在原地。偶爾你也會望著天空發呆,不禁在心裏同自己低語:有人相信緣分,有人相信宿命,可是我相信奇跡。也許有那麼一天兜兜轉轉我等待的那份記憶,那個人,將世界看了個遍,就又回到這最初的地方呢?

也許有人會說第一種等待是幸運,而第二種守候則注定荒蕪。可是或許某一天的雨後從荒蕪中也能發出芽來,破土而出,奮力向上的樣子是不是也能令人感到溫暖?就好像,此時陽光正好,你我相視一笑。又或許結局依舊如最初所料,可是至少在這個等待的過程中不全是悲傷,就算與他人無關,在這裏我們也早已建立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小小天地,將細小的歡喜填充其中。

未來會怎樣,誰又知道?隻是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哪怕猜到結局會不如人意,也可以抱著小小的期待去試一試。

畢竟最害怕的是自己把日子過著過著就丟了勇敢和激情,什麼都不在意,仿佛這就是看透一切的成長,可是卻不得不承認在這個過程中丟失了太多太多,沒了悲傷,也就無從歡喜。

合上筆的那一刻,蘇若卻又動搖了,她常常如此,上一秒還將自己說服地徹徹底底,下一秒就又全盤推翻,好像根本不認識剛剛說話那人。

“等什麼等,哪來的奇跡,你不再是小孩,就不要天真了。”蘇若有些粗暴地將紙撕下來扔進了垃圾桶,冷靜了幾秒之後,又拾起來一點一點攤平夾在了本子裏,輕歎一聲起身出去了。

“奶奶,我們門前的這片竹林有多久了?”“從我住到這裏開始就有了。”風吹動竹林簌簌地響,蘇若坐在板凳上閉上眼睛,傾聽著大自然的故事,你說風會不會也在尋找著什麼,或許就隻是一個落腳點?

蘇若跑進屋裏取出了素描本和鉛筆,想要將門前的這片竹林畫下來。她喜歡畫畫,每一次畫畫的時候心情都會格外平靜,整個世界突然安靜下來,仿佛時光也停留在此刻等待她將手中的故事完成。

“奶奶,我過年再回來看你,好好保重身體。”“好,好,你要努力學習,爭取考上好大學。”“嗯。”走了好長一段路後,蘇若回頭看見奶奶依舊在原地微笑著注視自己,用力朝奶奶揮手,看著她那發白的頭發與眉間的皺紋,蘇若低下頭喃喃,“歲月可從來都不會等待。”

看著窗外匆匆閃過的風景,蘇若的心情莫名低落,她就要走了,離開這座城市,這座最熟悉的城市,她問過自己為什麼要走,究竟何必要這樣呢?可是沒有答案,也許隻是不想再繼續下去,繼續留在這個會令自己有窒息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