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
大秦朝,鹹陽宮。
始皇帝嬴政端坐在案牘之上,心中有憂思不已。
原本的他以為滅掉六國後就可以實現天下一統,但在他自立為帝的那一天,突然天地倒轉,九州分裂……
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他既焦慮,又興奮。
征服是他作為雄主的天性,但這天下……突然出現了很多“英才”。
如今九州動蕩,群雄並起。
讀完了前線王翦的軍報,嬴政摸了摸脖頸上掛著的玉玨。
“唉,朕尚能抵禦群雄,守護大秦,可這千秋基業,不是一世之功啊。”
“要是翰兒在,朕就無後顧之憂了。”
“他在,朕可放心大膽征伐天下!”
想著想著,嬴政漸漸出了神。
這玉玨,是他第七子贏翰親手打鑄送給他的。
而贏翰,也是他二十幾個兒子裏,文治武功最為突出卓著的,作戰勇武、文采出眾、百官皆服,哪怕是作為長子的公子扶蘇,在七子公子翰麵前,也是謙卑恭敬,不敢有絲毫大哥的架子。
這可是嬴政早已內定的繼承人。
是大秦王朝的儲君和未來基石!
隻是可惜……
優秀的人,總是天妒英才。
在征伐齊國王都臨淄的時候,秦將貪功冒進,公子翰為護秦軍主力,親率一千鐵騎,向齊軍五萬人衝去,七進七出後,屍骨無存……
“老天啊!區區齊國,憑何換翰兒性命!”
嬴政捂著玉玨聲淚俱下。
這不僅是對兒子的思念。
也是對大秦朝未來的擔憂。
公子扶蘇仁孝有禮,若無外敵,當可為一代明君,但如今的情況……
如何能在群狼環伺的情況下,將大秦江山交給一隻羊。
當今的天下,九州分裂,勢力混亂。
王朝和武林各行其道。
哪怕是嬴政,也不敢說對如今的局勢了如指掌。
單說王朝,便有元、明雄踞北方,唐、漢、魏虎臥中原,宋、蜀、吳占據南方,清、金在關外狼伺,大秦占據西北和部分中原之地。
此外,各大王朝特色鮮明,各有優勢。
大秦銳士能征善戰,秦弩天下聞名,國內諸子百家林立。
大唐軍政兩開花,唐皇李世民文治武功天下聞名,貞觀之治讓其經濟愈發發達,民富國強,治下更有袁天罡、李淳風兩大國師輔佐。
大元的輕騎天下無敵,鐵木真更曾帶領著麾下騎兵,兵峰直指九州之外,籠絡了不少異族。
大宋軍力雖然疲軟,但文化、經濟異常發達,天下流轉的文學作品,一半都來自於宋朝。
大明的科技、大清的詭詐、蜀國的五虎和妖師諸葛亮、吳國的紫須王和美周郎……
嬴政越想越頭疼。
在這種背景下,九州紛爭不斷,衝突不斷。
即便大秦有自己坐鎮,但他也分身乏術,急需有人幫他分憂。
可自己那迂腐無膽的兒子扶蘇……
竟然在王翦與魏王曹操交戰的關鍵時刻,勸自己從魏邊境撤軍?
原因竟然是,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君王應當胸懷仁心。
呸,簡直可笑!
一看就是曹孟德麾下鬼才的攻心之策!
想著想著,天地突然一陣動搖。
“地龍翻身了?!”
殿內的太監們驚慌不已。
“慌什麼!”
秦始皇拍桌大喝一聲,然後起身走到殿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