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幽靈穀的蠻兵在攻下鹿城之後,乘著高漲的士氣渡過天水河,把這一座已勢如孤城一般的百花城團團圍住。一連十多天,蠻兵對百花城不斷發起攻擊,一次比一次凶猛,雙方的傷亡也在不斷擴大,孤立無援的百花城時刻都將處於破城的危險境地之中。不過由於百花城守兵的頑強抵抗,在雙方的攻防激戰當中,大量的蠻兵曾有幾次架著攻城梯攻上了百花城城牆,但每一次都被擊退了下去。從鹿城退守過來的鹿城城主曹寬率領殘眾同樣也加入守城的隊列之中,不過他的臉上布滿的愁雲比任何人的臉上都要多得多,因為這一次蠻兵攻占了鹿城之後,有謠言說他們與以往不同開始大肆屠城,無論男女老少一律砍死燒死,更甚者要把他們集中起來集體活埋,這些描述未免有些過於誇張。不過由於撤退得太匆忙,曹寬的家眷幾乎都落在鹿城裏了,身邊隻跟得一個小兒子曹成,而其他人包括大兒子曹愈、兒子們的妻妾以及孫子家侍等均留在了鹿城裏,假如謠言成真,他們恐怕是凶多吉少。
鹿城被占領,百花城時隔多年又再次被圍勢如孤城,這一係列變故對百花城守兵的士氣固然造成了沉重打擊,但趙石並未打算棄城投降,因為他們還有機會,如果離州城方向的援軍能重新奪回衛門關,那麼百花城之困就可以得到解決,憑著這一份期待,百花城守兵們同仇敵愾,頑強地抵擋住了蠻兵們的攻擊。所以一連多天的大規模強攻,蠻兵還是沒能把百花城攻破,漸漸地蠻兵的士氣開始有所降低,攻擊強度也有所放緩,百花城因此而能喘上了一口氣,但蠻兵還是擁有絕對的優勢。最近這幾天蠻兵隻偶爾不定時地發動了幾次規模並不算太大的進攻,稍微懂得一點謀略的人都能看得出,這恐怕隻是他們的擾敵之計而已,蠻王跟他們的謀士們似乎在商量新的攻城策略。雖然蠻兵的攻勢有所鬆懈,但百花城這邊一刻也沒敢放鬆警惕,為了守保住防線,城裏很多手無寸鐵的居民也加入到了守城的隊列之中,他們有的照顧傷員,有的提供糧食,有的搬運石塊,傾盡全力配合軍隊守城。
百花城位處遠離中原的西南邊陲,不僅土盛人廣,而且還是個扼守衛門關的前沿重地,如果百花城失守,那麼地勢並不算險峻的衛門關也將岌岌可危,處於衛門關之後大片的茂密原始森林,將會因此而落入蠻人的手裏,而蠻人又非常善於在密林中生活還有戰鬥。後果可想而知,假如這些土地落入了蠻人的手裏,不出幾年他們會更加迅速地擴大,繼而就會進犯毫無屏障可依的離州城以及周邊的其他富饒城郡,因此每每發生蠻兵侵擾,百花城便總是首當其衝,城裏城外也常年駐守大量的軍隊進行守衛,以備不時之需。在百花城現任太守趙石還未繼任之前,百花城就已經縷縷遭受南邊的蠻兵侵擾,兩三年一次或者一年多次那都是經常會發生的事情,有好幾次百花城被蠻兵攻破占領,但後來在得到大量援助的情況下又被漢兵收複。因此在趙石繼任太守之後,製定詳細有效的防蠻策略便成為了首要任務之一,他一邊安撫城中的居民鼓勵發展生產,一邊派人拉攏同樣有蠻族血統的鹿城城主曹寬。
鹿城距離百花城不到二十裏,中間僅隔著一條名叫天水河的河流,雖然蠻兵攻擊百花城可以直接讓過鹿城,但是如果能拉攏到鹿城形成同盟,那麼局勢將會大有所不同,百花城和鹿城因此而能形成犄角之勢,為了使自己不陷於被動的境地,蠻兵將不得已而先去攻擊鹿城。如此看來,百花城就相當於擁有了一個屏障,當蠻兵攻擊鹿城的時候,百花城這邊就會有足夠的時間做出充分的準備以及靈活反應,能夠派人前往通知三十裏之外的衛門關,以及百裏之外的離州城,因此而能得到及時的增援。
曹寬雖有蠻人血統,但與幽靈穀裏的蠻人幾經分分合合,立場似乎不太堅定。有一次鹿城因為二十頭野豬的歸屬問題又再次與處於幽靈穀口的遺香族人發生不快,而這正好給趙石抓住了可乘之機。起初曹寬對趙石的拉攏並不以為意,認為如果自己站到趙石那一邊的陣營,那麼他就將與整個的居住在幽靈穀裏的諸多蠻人部落為敵,而且在曆次的圍剿百花城的大軍之中也不乏曹寬的身影。因此曹寬既懷疑趙石的誠意,也對比了與整個的幽靈穀蠻人為敵的後果,認為趙石托人送來的那兩萬兩白銀以及五千助守兵力根本就將得不償失。後來趙石繼續加碼禮金報酬,在兩萬兩白銀的基礎之上又再加一萬兩,並承諾會再加派出三千兵力前往助力守城,以及派出五百位技術嫻熟的種植人才前往鹿城教授種植技術,因此這才終於讓曹寬鬆口答應與百花城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