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社交·日常(1)(1 / 3)

第一節 言辭至善,善莫大焉

語言表達的善與惡直接影響到了交流及人際交往。美好的語言能表達對別人優點的欣賞,消除他人的不是;美好的語言還能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美好的語言還能平息怨恨、和睦鄰裏、團結眾人。

一言之善,良言一句三冬暖

發自內心的善意再通過善意的語言表達出來,往往充滿力量也最能打動人心。

這時芝峰法師就談起佛學院裏的課程來。他說:“門類分得很多,時間的分配卻很少,這樣下去,怕沒有什麼成績吧?”

因此,我表示了一點意見,大約是說:“把英文和算術等刪掉,佛學卻不可減少,而且還得增加,就把騰出來的時間教佛學吧!”

他們都很讚成。聽說從此以後,學生們的成績,確比以前好得多了!

——弘一大師

一句善意的話語能使別人獲得引導,點燃他人的自信,給他人以無窮的力量。早在晉代的葛洪便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警句,即為:“一言之善,貴於千金。”語言是人類表達思想、體現信仰的重要工具,是溝通人際關係的重要橋梁,人們都是通過語言來交流和聯絡情感、加深友誼的,因此,語言表達的善與惡直接影響到了交流及人際交往。美好的語言往往能通過讚賞他人的優點來消除他人的不是;美好的語言還能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美好的語言還能平息怨恨、和睦鄰裏、團結眾人。

盤禪師備受大家尊崇。有一次,他的一個學生因為行竊被人抓住,眾人紛紛要求將這個學生逐出師門,但是盤並沒有那樣做,他用自己的寬厚仁慈之心原諒了那個學生。

可是沒過多久,那個學生竟然又因為偷竊而被抓住,眾人認為他舊習難改,要求對他施予重罰,但盤禪師還是沒有處罰他。其他學生不服,他們聯名上書,表示如果再不處罰這個人,他們就集體離開。

盤看了他們的聯名上書,把他的學生都叫到跟前來說:“你們都能夠明辨是非,這讓我感到欣慰。你們是我的學生,如果你們認為我教得不對,完全可以去別的地方,但是我不能不管那個行竊的學生,因為他還不能明辨是非,如果我不來教他,誰來教他呢?所以,不管怎麼樣,即使你們都離開我了,我也不能讓他離開,因為他更加需要我的教誨。”

那位偷竊者聽了盤禪師的話,感動得熱淚盈眶,心靈因此而得到了淨化,從此以後再也不偷別人的東西了。

這便是善良的力量,哪怕隻是一言之善!

古語雲:與人善言,暖於布帛。一句充滿善意的話語往往會充滿無形而巨大的力量,它不僅可以暖人心脾、給人以希望和信心,甚至還可以“以一言之善而製止一場武力”、化幹戈為玉帛。

李敖在他的《北京法源寺》一書中,就因馮道的“一言之善製止了一場戰爭”而給予其高度的評價:

“契丹打進中國,殺人屠城,無惡不作,中國的英雄豪傑,誰也保護不了老百姓,但是馮道卻用巧妙的言辭、大臣的雍容,說動了契丹皇帝,放中國人一馬。歐陽修寫《新五代史》雖然對馮道殊乏好評,但也不得不承認‘人皆以謂契丹不夷滅中國之人者,賴道一言之善也’!馮道能夠以‘一言之善’,從胡人手中,救活了千千萬萬中國百姓,這比別的救國者對老百姓實惠得多了。”

善言必然是發自內心的善意,一個話語間充滿了善意的人必定是一個內心也充滿了仁慈、善良的人。而這種發自內心的善意再通過善意的語言表達出來,則最能打動人心。

佛·光·小·語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善言必然是發自內心的善意,一個話語間充滿了善意的人必定是一個內心也充滿了仁慈、善良的人。

不吝美言,讚美別人有學問

讚美不但對人的感情,而且對人的理智也起著巨大的作用,它能洞開心靈。

在廈門住了幾天,又到小雲峰那邊去過年。一直到正月半以後才回到廈門,住在閩南佛學院的小樓上,約莫住了三個月工夫。看到院裏麵的學僧雖然隻有二十幾位,他們的態度都很文雅,而且很有禮貌,和教職員的感情也很不差,我當時很讚美他們。

——弘一大師

弘一法師曾在閩南佛學院住過三個多月,佛學院裏麵的學僧雖然不是很多,但是他們的行為舉止都十分文雅,而且很有禮貌,和教員的關係也不錯。弘一法師便對此大加讚美,使得當時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感到十分高興。

詩人布萊克曾經說過:“讚美使人輕鬆。”讚美是一種精明、隱秘和巧妙的奉承,它能從不同的方麵滿足給予讚美和得到讚美的人們。當我們讚美別人的時候,就是把自己和別人放在了同一條水平線上。

理發師傅帶了個徒弟。徒弟學藝三個月後,這天正式上崗,他給第一位顧客理完發,顧客照照鏡子說:“頭發留得太長。”徒弟不語。

師傅在一旁笑著解釋:“頭發長,使您顯得含蓄,這叫藏而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顧客聽罷,高興而去。

徒弟給第二位顧客理完發,顧客照照鏡子說:“頭發剪得太短。”徒弟無語。

師傅笑著解釋:“頭發短,使您顯得精神、樸實、厚道,讓人感到親切。”顧客聽了,欣喜而去。

徒弟給第三位顧客理完發,顧客一邊交錢一邊笑道:“花時間挺長的。”徒弟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