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敏的儒商智慧41(1 / 1)

後記

對於天意弄人這句詞,在寫完了《張瑞敏的儒商智慧》這本書稿之後,我突然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體會。

就在10年以前,當我在南京執著於中國文化詩學研究的時候,第一次使用了海爾的產品——一台外觀小巧的電冰箱。當時,隻知道海爾並不知道張瑞敏,而且,這種認識也是因為無意中被各種媒體信息強行塞進大腦中的。記得當時為什麼要購買這種產品的唯一想法,就是聽說這個品牌質量好和服務好。

隨著這台冰箱正式在我家裏落戶,終於第一次把傳言中的海爾與現實中的海爾對號入座。正如同文學作品中許多老套的故事一樣,結果是消費者和商家都滿意的“大團圓”。

此後,因為學習和工作的原因,我開始不停地在國內許多城市之間奔波。其間,在上海開始了自己文化知識結構的重要轉換,研究的對象已經遠遠溢出了文化的藝術和審美,而是更多地轉向了哲學和文化產業,商業生產和經營中的各種術語、概念和範疇,已經越來越多地占據了我的學習的時間和作品的空間。

在焦慮、惶恐和興奮中,終於以著作的形式進入了商業領域。成功與否已經不再屬於自己考慮的事情,因為這個問題本應由社會來做出裁決。但最感慨的是,10年前那次購買海爾產品的個人生活體驗,居然成了現在以海爾和張瑞敏作為研究對象的先天機緣。雖然這樣的研究也許不是我終身的事業,可是,在從哲學和文化的視角對企業的商業化生產和經營的理解過程中,讓我明白了中國古人那句非常富有哲理意味的詩句: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如此想來,就不再為此種研究耗費的時日而惶恐了。

需要特別提及的是,我要感謝金潔小姐和徐蓁小姐給予我的巨大幫助,兩人與我皆未曾謀麵,但是,從網絡中傳遞來的中肯意見,讓我受益良多。

顯然,限於個人水平能力,所寫文字尚需求教於大方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