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投資的工具很多,投資者也要考慮其他投資方式來分散風險,在選擇定期投額買基金時選1~3隻基金比較合適。
十、實戰麵臨的問題
在實戰中我們會麵臨各種問題,下麵讓我們來用問答形式解答。
(一)請問什麼是非交易過戶?
非交易過戶指投資者不采用申購、贖回等基金交易形式,直接進行基金單位的轉讓和過戶。基金的注冊登記機構一般隻受理繼承、司法強製執行等情況的非交易過戶。
(二)申購基金時選擇了“後端收費”,請問在贖回時不同的持有時間如何收費?
客戶在辦理基金贖回業務時,注冊登記係統將會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處理,即客戶先買進的基金份額在贖回時將會先辦理贖回,不同持有期的基金份額將會按照其相對應持有年限的費率計算費用。
(三)新基民是否每當市場下跌時就該贖回基金?
當市場下跌時,理論上來說如果能準確判斷出市場會進一步下跌,最佳的策略應該是贖回基金,然後再在最低點申購。但是股市下跌很可能是市場的短期波動,從長期來看又會是上漲的,而購買開放式基金的目的是希望通過長期投資取得穩定收益,所以市場下跌時不必急著贖回,以免把暫時的賬麵損失變成實際虧損。
(第二節)學會基金定投的戰術
以為定期定額投資穩賺不賠的觀點是錯誤的,拋開基金投資能力的差別和不同類型基金的差異,談論定投優勢是沒有參考意義的。
基金定投的實際情況可能會出乎你的意料之外:單位成本最低、擁有份額最高時,虧損卻是最大的;單位成本最高、擁有份額最少時,卻能夠獲得最大的收益。
基金定期定額投資,被稱為懶人投資法。這種基金投資方法,是指投資者通過有關銷售機構申請,約定每期扣款時間、扣款金額及扣款方式,由銷售機構於每期約定扣款日在投資者指定銀行賬戶內,自動完成扣款及基金申購申請的一種投資方式。這種方法單次投入少,適合普通投資者參與,同時,基金公司在推廣自己產品的定投計劃時,往往強調該方法可以在較長時間內攤低單位成本,提高獲利的優勢。
從理論上說,當市場呈現上漲走勢時,基金單位價格(即基金淨值)相對較高,此時同額度資金買到的基金單位數量相應較少;而當市場呈現下跌走勢時,基金單位價格降低,此時能夠買到的基金單位數量增加。從一個較長時間段看,總投資由大量相對低位的基金份額,和少量高價基金份額組成,攤薄的結果是每一單位的平均成本將會比單筆投資的單位成本低,這就減少了套牢的風險。
目前證券市場持續低迷,為了推廣基金定投計劃,有些基金公司和代銷機構在宣傳時,積極向投資者宣傳,建議當市場為空頭走勢時更應該以定期定額投資方式買入大量低成本的基金份額,盡量降低單位成本,以期在市場走出低迷格局持續上漲的階段,獲得更大的投資回報。
上麵的邏輯推理似乎非常嚴謹,可以推導出基金定投是空頭市場中很好的防禦性投資方式的結論,但投資者不能忽視的一點是,是否能夠取得收益在根本上仍然取決於所選擇基金的投資能力,而且不同類型的基金實施定投後,也會出現明顯的分化。
由於目前證券市場仍處於弱市,而且代銷機構宣傳基金定投的賣點也集中在弱市買入優勢上,因此將考察初始日設為2004年4月7日(當日滬市創1183點高點,其後一路下跌至今),截止日設定為2005年4月7日,在這13個月中,證券市場在下跌趨勢中出現了多次有力度的反彈,在市場中期趨勢一定的背景下,基金的投資能力差別可以在這幾次市場反彈中得到驗證。在已經開通定投業務的基金中,選取湘財合豐行業成長、國泰金鷹增長、融通新藍籌、易方達策略成長、華安上證180指數基金五隻品種作為考察對象,這五個品種包括了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型基金。(前四隻為主動投資型基金、華安上證180指數為被動投資型基金)假定投資者從2004年4月開始參加定投,每月7日(節假日順延)投入500元,在不考慮申購費率差異的情況下,13個月後我們可以看到如下有些出人意料的現象:
不同類型的基金,定投的盈利有效性截然不同。四隻主動型基金定投的盈利效果明顯優於被動投資的華安上證180指數基金。定期定額買貨幣基金。
對於那些領著固定薪水,又鮮有閑暇理財的上班族而言,通過購買貨幣市場基金打理手頭的現金財富成為他們主要的理財方式之一,尤其是以定期定額的方式購買貨幣基金是比較理想的現金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