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基金的投資戰術(1)(1 / 3)

基金的投資離不開實戰。實戰的進行離不開戰略與戰術。前幾章我們側重對戰略的分析。在這一章我們注重對讀者戰術技巧的培養。從而使讀者在宏觀微觀得到兩層麵的進步。

(第一節)教您買賣技巧

一、長線是金、短線是銀先定周期後看收益

中信銀行近日發行5億元額度的一月期人民幣理財計劃,預期年收益達2%,成為投資期限最短的人民幣理財產品;荷蘭銀行推出的“國際新興市場債券連動結構性存款”,存款期限長達6年,成為近期外彙理財產品中期限最長的一款。短有短的優勢,長有長的道理,對於投資者來說,在選擇投資理財產品的時候,首先應該確定自己的投資周期,隨後再看預期收益。

(一)短有短的長處

中信銀行此次推出的一月期人民幣理財計劃,定向投資於收益率較高的貨幣市場基金,投資者可以將活期賬戶中閑置的閑散資金充分利用起來,給自己帶來安全穩定的較高收益,預期收益率高達同期活期存款收益的316%。由於投資期限隻有1個月,加上投資門檻隻有5000元人民幣,因此受到了市場的極大關注。

與其他人民幣理財產品相比,中信銀行的理財計劃加強了流動性,同時又能獲得遠高於同期活期存款的收益。值得注意的是,2月24日貨幣市場基金7日折算的年收益率為1.92%,收益率超過2%的貨幣市場基金隻有7隻,其餘24隻均低於2%,其中最低的隻有1.16%。比較而言,中信銀行新推出的這款人民幣理財產品還是非常具有競爭力的,短線投資也可以產生可觀的投資價值。

(二)長有長的優勢

荷蘭銀行推出的“國際新興市場債券連動結構性存款”已經成為近期市場關注的熱點之一,不少媒體已經對此進行過介紹,在此對於產品本身也就不再詳述了。我們在這兒隻是想分析一下長期投資新興市場債券的必要性。據荷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新興市場固定收益投資主管RaphaelKassin介紹,1991年至2006年新興市場債券平均年報酬率高達16.7%。但期間由於遇到拉美國家金融風波以及俄羅斯的經濟危機,債券的收益率曾出現過大幅下降。由此可見,如果不是依靠在一定時期內的投資來分散風險的話,不可能使得產品獲得的預期收益率達到10%~15%。不僅是新興市場債券市場,像黃金市場、國際原油市場等,如果從一個長期的趨勢來看的話,始終處於上升階段,但如果僅僅是放在一個時間段來看的話,卻可能是沒有收益甚至是虧損的。這也印證了“長線是金”這句話。

(三)周期收益都要考慮

隨著人們理財知識的日益豐富,越來越關注理財產品的流動性。一些短期理財產品自然會受到市場的追捧,但理財產品有其自己的特性,特別是一些收益高、風險高的理財產品,更是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化解市場的係統風險。作為投資者來說,還是應該首先定下自己的投資周期,然後再看投資收益。其實不論選擇什麼投資理財方式,最重要的是要兼顧流動性和收益性。理財的目的是讓我們在盡可能確保本金安全的同時獲得更高的收益,在保持資金流動性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收益性。投資者可根據自身風險偏好和將來的資金安排,選擇合適的產品。投資者如果資金比較充裕,也可以嚐試通過不同期限、不同風險和收益性產品的適當搭配,進行理財產品的組合投資,實現投資資金風險和收益的較佳配比。“不要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裏”,分散自己的資金、選擇適當組合投資方式始終是一條行之有效的投資理財之道。二、投資開放式基金的“三大秘訣”

(一)到證券公司買基金更省錢

很多人認為買開放式基金隻能去基金公司或銀行,其實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相對銀行來說,基金和證券的關係更密切一些。由於這幾年股市不景氣,所以證券公司也都在積極發展代售基金等股票交易之外的副業,但由於證券公司網點較少等原因,難以和銀行競爭,因此許多證券公司便在費率上進行大幅優惠。比如同樣一隻開放式基金,在銀行申購的費率為1.5%,而在證券公司最低可以享受5折優惠,所以,投資應改變習慣思維,嚐試一下到證券公司買基金。

(二)申購比認購更具優勢

認購和申購是購買基金的兩種形式,認購就是在基金發行的時候購買,和買股票原始股有點相似,申購就是基金出了封閉期之後再購買,和在二級市場上買股票一樣。很多有炒股經驗的人便認為認購肯定比申購合算,但實際上,除了認購費比申購費略低外,認購幾乎沒有優勢可言。現在發行的開放式基金可以說良莠不齊,盲目采用認購的方式買基金很可能和買股票一樣被“套牢”,而采用申購的方式就可以,可守可攻,進退自如。投資者可以靜觀一隻基金走出封閉期後的表現,如果基金淨值出現下跌,這時可以采取觀望或選擇其他更好的基金;如果這隻基金的淨值穩步上升,這時則可以考慮采用申購的方式進行投資,這樣投資風險會相對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