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管的另一端連接的就是轉換能量方式的密閉氣缸。
熱蒸汽導入進去,產生推力,將活塞推動,進而將連接著活塞另一端的杠杆推動,去轉動後麵的機械輪。
在推動活塞到一定距離之後,蒸汽從排氣口輸出,冷凝的水從排水口輸出,活塞失去熱力推動又彈回原來的位置。
然後繼續輸入熱氣,繼續推動……如此往複循環,就是個動力係統。
傳動機械輪的那一端也需要有支撐往複工作的杠杆。
要製造這樣一台蒸汽機,放在現代應該是很簡單的,隻要買點材料,中學生花點時間也能做出來。
但荒星可沒有現代社會的條件,每一個組件都需要自己生產。
金屬管、氣缸、杠杆、轉輪、活塞、還有各種零部件,全都需要自己摸石頭過河,一點一點去研發。
好在李啟益對於原理的了解非常透徹,不然做起來會非常困難。
不過以其他人如今的能力,也可以自己嚐試製作。
畢竟這也不是太過高深的技術,隻要知道原理,多摸索幾次,總會成功的!
“連接杆呢,連接杆到哪去了,我明明剛才還看見了。”
“密封可得小心點,萬一漏了氣,那可就功虧一簣了。”
“扳手,快給我一個扳手。”
“盧卡斯,愣著幹嘛,快過來幫忙。”
眾人忙活起來後,場麵變的非常熱鬧。
漸漸的,一台造型有些奇怪的蒸汽機,就在他們的手上製作完成了。
李啟益設計的這個蒸汽機,活塞直徑是一百毫米,行程長是五百毫米。
為了密封活塞上有兩道密封槽兒,密封槽裏嵌著銅質的密封圈,又加了一層紫膠。
氣缸的兩端各有一個進出氣的孔,運行時保證隻有一個進氣的一個出氣的。
控製這兩個孔是進氣還是出氣的控製閥是由外部一套機構控製的。
當活塞帶動的活塞杆被頂出時,通過一套曲柄裝置推動一個輪旋轉。
等活塞杆被推到頭時,也是把輪子推到極限位置。
這時,控製機構可以用換向閥,將進氣孔和放氣孔互相調換。
在蒸汽的壓力下,活塞向反方向運動,活塞杆向回拉,同時通過曲柄裝置向回拉動繼續帶動輪子轉動。
這樣就把活塞的往複運動。變成輪子的旋轉運動。
如此一來,一個簡易的蒸汽機就做好了。
不過做到這一步的李啟益並不滿足,因為這種蒸汽機,速度完全是恒定的,使用起來會非常不方便。
為此,李啟益專門設計了一個速度控製器,通過控製蒸汽的流量,控製活塞的運動速度。
這個速度控製器是利用離心力原理做的。
一個垂直的圓柱兒上對稱的連著兩個可以上下活動短杆兒,短杆兒的兩端各帶一個鋼球。
這個垂直的圓柱,是和旋轉的輪子聯動的。
圓柱旋轉時,這兩個短杆兒在兩個鋼球的離心力帶動下會向上抬起,速度越快小球抬得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