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危機公關的CCP--關鍵點控製(3)(1 / 3)

不管是熟悉的,還是陌生的媒體和記者,如果就危機本身,來電話或來人采訪,都不要簡單回避。媒體找上門來,是給我們說話的機會,因為媒體是個筐,總要裝滿。既然危機事件已經入了選題,那麼你不說,媒體自然會找別人來說。你簡單想一下,誰會說得比你更讓自己滿意?

因此,不管願意不願意,痛苦不痛苦,你必須積極接觸媒體。

(2)不說假話

和妻子說句假話,都需要用雙倍的假話去修飾和彌補,以至假話越補越多,直至補無可補,何況是對媒體。你的謊言一旦被媒體報道出來,早晚會被識破,那你將不得不承擔不能承受之重。

你可以說廢話,但不可以說假話。

(3)透露信息

凡是有利的信息,須及時發布,以正視聽。比如王老吉夏枯草事件中,及時拋出2004年的備案,不僅給讀者一個基本的信息--王老吉早就重視和關注到這件事了,並有及時的解決方案,這件事不會那麼嚴重--給王老吉後邊的行動提供了基本的支撐,並給媒體在進一步質疑時提供正麵素材,讓人感覺,這件事已不是一個絕對的安全問題,至少是一個可以接受的較小的安全問題,甚至隻是個行政手續是不是完整規範的問題。

總之,要讓大事提前化小。

(4)拖延戰術

如果你實在沒有信息可以發布,又不想得罪媒體,如果人都闖到你辦公室了,你總不能把人趕出去,讓人悲憤填膺地把你描黑吧?不得不和媒體麵對麵,該怎麼辦呢?一位公共關係的老前輩說了一句和媒體周旋的經典語錄:“你的問題我已經記好了,我會和相關部門溝通,一旦有最新的情況和結果,我一定在第一時間通知你。”

真是一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萬金油回答。

隻要回答不了的話,就這麼回答,直到記者自己都瘋了為止。而即使他瘋了,他也還念你的好,同情你的信息不充分。

(5)模糊戰術

在批評報道的過程中,媒體往往容易跟風,特別是在批評龍頭企業時,媒體往往都不遺餘力。

雖然無法與全體媒體戰鬥,但我們可以讓媒體自行瓦解。

把企業有理、有利、有節的聲音,通過合適的媒體渠道,充分地釋放,讓媒體和媒體的報道,有互相的參照,同時又互相否定。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會有自己的判斷,或者因為事件的複雜性,他不去判斷,而是等待事情在媒體的報道過程中水落石出,自然得出結論。

這就給我們進一步解決危機,提供了時機。

2 充分承擔,落個好態度

其實,危機的處理藝術,首要的不是技術,而是態度。正如中國國家足球隊前主教練米盧所說,態度決定一切。

因此,在危機發生之初,就要勇於承擔,充分承擔。如果承擔的成本太大,可以從態度上先承擔下來。因為不充分承擔,等於沒認錯,會導致媒體的二次攻擊。

認錯,就要幹淨徹底;解決,就要雷厲風行。

2011年6月,《新京報》等媒體報道了西安外國語大學用本科生閱高考試卷的醜聞。事件發生後,陝西省教育廳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陝西省高考評卷點之一,西安外國語大學對參加高考評卷的人員進行逐一甄別,確認有240名本科生參加評卷工作。這些本科生負責評閱的,主要是客觀性較強的試題。而且,至少從2006年開始,該校就開始使用本科生參與高考語文、英語兩門科目的閱卷。

對高校來說,這是非常嚴重的醜聞了。西安外國語大學也不含糊,直接來了三板斧:

第一,該校評卷點立即停止本科生參加高考評卷工作。

第二,對本科生評閱過的試題,組織評卷教師全部重新評閱,對每一個考生負責。

第三,對選聘本科生參加評卷工作問題進行全麵調查,並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包括負責評卷人員選聘工作在內的所有相關責任人。

事情總有前因後果。事後媒體報道時,終於道出了原委。其實,本科生參與高考閱卷,也不是西安外國語大學的首創,原因是高考閱卷報酬低、勞動強度大,許多教師不願參加閱卷。雖然如此,但西安外國語大學卻沒有在第一時間站出來叫屈,而是先解決問題。結果,一場非常嚴重的危機,很快就過去了。

反過來想,如果西安外國語大學嘟嘟囔囔地抱怨半天,再來點不鹹不淡的處理意見,沒有達到或超過社會的預期,那麼可以斷定,西安外國語大學估計很難挺過這一關。而至於會不會接著扯出其他話題,也未可知。

所以,危機真的來襲了,如果是企業的問題,就要敢於承認,是企業的責任,就要勇於承擔。

在這裏,悄悄給認真讀這本書到現在的總經理們幾個錦囊妙計。作為領導,危機發生後:

第一,離開辦公室,開辟第二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