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開局--運籌帷幄(1)(1 / 3)

讓局麵盡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新領導走馬上任,大都躊躇滿誌,想迅速打開工作局麵。但對於開局上路,不少領導卻感到無所適從。領導者麵對新環境,要樹立威信,必須加強學習,不斷調整和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這樣才能適應新崗位的需要,並在實踐中將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

少做指示,讓下屬自己承諾

管理是一門具有高度智慧的藝術,是一門極為深奧的科學。當老板的要少發脾氣、少做指示,雖然這是很難的。十個老板八個壞脾氣,這不僅是因為他有權力發脾氣,也因為他的確很操心。但是,身為上司、老板的人要少發脾氣,對發脾氣要做“火性管理”。事情沒到最後關頭,不要急於做決定,要放開讓大家想出更多的不同意見,這沒有壞處。養成大家多動腦筋的習慣,對你是非常有好處的。

首先建議老板要少罵人

不是說絕不罵人,因為那是做不到的。一個老板是否有權力發脾氣,這並不重要,這是個性問題--沒有個性很難當成大老板。想少發脾氣怎麼辦?就要少做指示。這個是很難的,因為很多人都喜歡發布指示。但是這樣真的很不好,因為你所知道的雖然很多,卻也還是有限的。

東西方古代哲學中都有一句名言:“我是無知的。”孔子一再說自己無知,蘇格拉底也說:“我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我一無所知。”我們的頭腦都是有局限性的,要不然為什麼要借用人家的頭腦呢?一個人要發財也很簡單,那就是借用別人的資金、借用別人的智慧。

凡是成功的人,都很少說話。老板一說話,所有人就都按照他的話去做;老板不說話,所有的人都說話,老板就有很多的選擇性,對自己非常有利。所以,一個經常做指示的人,就限定了自己的下屬--他們不太會去動腦筋。一個很有主見、很果斷、隨時有主意的人,他的下屬統統腦袋空空:第一,他想了沒有用;第二,他一想就挨罵,不說不挨罵,說的跟老板不一樣就挨罵。最後,他不再想也不再說,幹脆讓出整個舞台來,讓老板一個人唱獨角戲。

如果一家公司的人才慢慢地外流,就等於得了經營上的癌症。所以,大老板要給下屬充分的表演舞台,而不是自我表現。管理很多時候要無為而治。無為,其實隻有你很有能力才可以講無為,沒有能力的人是無能,跟無為無關。

老子最高的智慧是四個字:深藏不露。中國人並不是一下子就能接受深藏不露的觀點的,心裏認可,但是嘴上還死不承認。有的老板會問,如果講深藏不露,有能力同沒有能力不就一樣了?此言差矣,沒有能力,談不上深藏不露,因為沒有什麼好藏的;有判斷力、有選擇力、有聲望,才有資格深藏不露。

夠分量、有能力、有智慧的人,才有資格講深藏不露。而且中國人講深藏不露就是要露,是站在不露的立場上來露,這樣才不會亂露,才不會露到人家都看笑話。所以,主觀上,他一定要胸有成竹。

深藏不露的潛台詞是在該露的時候才露,這個注解非常重要。應該露的時候你露不出來,人家就看不起你;不應該露的時候亂露,人家就會看笑話。有很多領導的形象,在下屬心目中簡直就是個笑話,這是自取其辱,與別人沒關係。

提出問題讓下屬製訂方案

領導才能不會是天生的,必須經過後天的學習。一個身居領導崗位的人,如果根本不知道如何做領導,非但做事情會事倍功半,毀了自己,同時也是下屬的災難。

下屬對上級的指示最多盡力而為,應付敷衍而已。因為你越要證明老板的指示是對的,自己越累;而你的證明讓老板越有信心,什麼事情都要加強了,下屬就累慘了。

中國人很有特點,對老板的指示很少會全情投入,可是對自己的承諾就會全力以赴。我們要的是下屬全力以赴,而不是盡力而為。很多人說,下屬已經盡力了,這是不對的,下屬盡力隻證明他是在敷衍應付,最好是能全力以赴。

所以,領導隻是動動嘴皮子發號施令,這不是最明智的行為,下屬最多聽聽而已,不會百分百地相信。很少有人百分之百地按照老板的指示去做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做到六七十分就夠了,幹嗎勉強自己啊?這就是大部分人的心態。

聰明的領導應該有這樣一個意識:把自己的意見變成下屬的意見,讓他自己說,他一說,就是在承諾。老板還要進一步問下屬:“你說這樣,你做得到嗎?你未免目標太高了。”

下屬一定會說:“不會!我還可以。”

老板會繼續說:“你說得這麼容易,我們的資源又不夠,人員又有限……”

下屬會說:“沒問題,沒問題!”

而既然他承諾了就必須全力以赴。

總而言之,下屬自己做出承諾,他就要全力以赴;你說的話,他不過是盡力而為。當老板的要讓下屬去動腦筋,要將思考成果變成他的承諾。一個老板要是有魄力,大家會尊重他;可是對內他不能有魄力,對內有魄力,他就隻是動了自己的腦筋,其他人都不動腦筋。要讓下屬充分發揮他們的能力,製定出一些他們願意去做的方案來。

巧妙應對下屬錯誤

人非聖賢,誰都難免犯錯誤。下屬犯錯是常有的事情,怎麼把它處理好,考驗的是領導的水平。在下屬出現失誤或者錯誤的情況下,作為上級應該如何去處理呢?作為高層管理人員,管理是三分做事,七分做人。一個好的老板,一個有良心、負責任的老板,對下屬的錯誤是不能“放過”的,但是要講究處理的方式,要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