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一定要過多麼華麗的生活,衣食無憂即可;人生不一定要有名利,保證生活標準即可。該起床時就趕緊起床,該休息時就安心休息,保持安寧而沒有煩擾的心態;身邊的人要來就讓他來,要去就讓他去,讓鍾聲回蕩,下定決心好好地過一天。管他時間走得多快,你就慢慢地走,按照自己覺得舒服的節奏走,靜心做事情,安心過日子,讓每一個當下都完好無損,我們要的不過是安心踏實的感覺。
01.生命沒有輸贏,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心情不好就少聽悲傷的歌,餓了就自己找吃的,怕黑就開燈,想要的就自己賺錢買,即使生活給了你百般阻撓,也沒必要用矯情放大自己的不容易,現實這麼殘酷,拿什麼裝無辜。改變不了的事就別太在意,留不住的人就試著學會放棄,受了傷的心就盡力自愈,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別為難自己。
--張皓宸
佛說,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追求錯誤的東西。
有個小和尚總對師父抱怨:"我活得太辛苦了!我每天都想著如何贏得名利,如何贏得成功,如何贏得別人,這些壓力讓我不堪重負。"師父說:"既然如此,為何不將它們丟掉呢?"
小和尚搖搖頭說:"不能丟啊!這都是我的財富。"師父笑道:"你自己都覺得不堪重負了,這樣的財富還有什麼值得留戀的?"
此刻,多少人正在演繹著小和尚的故事?想要贏過別人,要爭奪第一,總覺得不能實現這個目的,就無法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於是,帶著這種重壓拚命地追逐,贏了一次,還想贏第二次,贏了這件事,還想贏所有的事。慢慢地,整個人就掉入了完美主義的循環怪圈中。
贏,真的就那麼重要嗎?
釋迦牟尼自認為是世上最平凡的人,他沒有煩惱和痛苦,而多數的凡人卻想做世上最了不起、最不平凡的人,總想著贏,以至於每天活在無盡的煩惱與痛苦中。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才有所覺悟,原來世間的一切也沒什麼好爭執的,不管贏了,還是輸了,最終的結局都是一樣的。不計較輸贏,反而能在有生之年過得更快樂、更輕鬆。
換個角度來說,就算贏和勝利可以帶來滿足感,可贏了的人生就沒有遺憾嗎?
為了贏,有人耗費了精力、犧牲了娛樂、忽略了親情、失去了朋友,相比贏而言,這些失去的美好,難道不會讓人在喜悅之餘感到一絲落寞嗎?或許,對於曆史來說,輸贏是結果,但對於人生而言,它隻是過程。若把輸贏視為人生的結果,那意味著我們就放棄了人生。
曾看過這樣一則故事:一隻屎殼郎,在並不平坦的山路上推著一個糞球,沿途有許多土塊和沙礫,但它的步伐卻始終如一。在路的正前方,不遠處有一株帶刺的植物長在那裏。那植物的根部粗大,頂端尖銳,格外顯眼。屎殼郎並不知道,它一直往前走,糞球不偏不倚地紮在了"巨刺"上。屎殼郎似乎並不知道自己已經陷入困境,它推了一會兒,不見動靜。它又倒著往前頂,糞球還是沒動。它推走了周邊的土塊,試著從側麵用勁……幾乎能用的辦法它都用了,可糞球深深地紮在那根刺上,沒有任何移動的跡象。
這麼大的難題該怎麼解決?
此時,隻見屎殼郎突然繞到的糞球的另一麵,輕輕一頂,咕嚕,糞球動了。這一回,它贏了。屎殼郎沒有勝利後的歡愉,也沒有衝出困境後的激動,贏了之後的屎殼郎,就像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樣,沒有做任何停留,又推著糞球向前走了。
人生不就是如此嗎?推得過去是生活,推不過去也是生活,不存在哪一個選擇更好。因為,人生要的不是輸贏的結果,而是享受和學習的過程。人要學會滿足,沒人能夠一步登天,也沒人能夠隻手遮天,有時越是看開輸贏,越能把事情做得近乎完美。
某君與女友總是因為各種瑣事吵鬧,誰也不讓誰,每次都要弄得雙方筋疲力盡才罷休,不顧傷害,隻為爭個輸贏。某君喜歡圍棋,一日他看了電影《吳清源》之後,頗有感悟。劇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吳清源在與對手秀哉的對決中,明明已勝算在握,卻放棄了贏的機會,他說:"還是輸的好。"因為這樣,更有利於自己日後在他國立足。
突發奇想地,某君決定在感情裏先退讓。
他和女友下了一場特別的五子棋:按照規則,女友用白子在棋盤下方畫一個心,某君則用黑子在上方寫英文的"ILoveYou"。第一次女友剛畫到一半,電腦顯示"黑方贏",因為某君寫的"L"有一筆將五子相連了。第二次女友畫到一半,屏幕又顯示了"白方贏",因為她的"心"下方斜線又連在一起了。最後,某君和女友決定,讓心在外麵,字在裏麵,每個人輪流放一個棋子。不久之後,一個黑白相間的心占據了棋盤。
在某些事上,強調輸贏,計較輸贏,結果不是讓自己受傷,就是讓身邊的人失望。當其中一方不去計較輸和贏了,結局反而比預想得要好。
有人曾經問過沙哈爾教授:"贏得比賽不能帶給你快樂嗎?賺很多錢也不能讓你快樂嗎?"沙哈爾教授回答是:"當然。贏是一件快樂的事情,發財也能使人快樂。不過這些都是外在的事物,這種快樂無法持久。而內在的東西才是快樂的源泉。隻有對生活中好的事物存有一份感激之情,才會得到內在的、長久的快樂。比如現在,我的家庭、我的學生以及我所從事的有意義的事情,才會讓我感覺到不一樣的快樂。它不會使我空虛,而是陪伴著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