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大宋宣和元年六月,遼國老將蕭兀納,被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圍困在寧江州,已經半年。城中箭盡糧絕,隻能殺馬充饑。
七月,奚王回離保終不忍棄老友於不顧,聚集了騎兵兩萬五千人,出長春州來援。大軍才渡過混同江,即為耶律餘睹擊敗,回離保被俘。阿骨打聞訊,深夜馳入餘睹營中,親釋齊綁,並以兄禮事之。回離保遂降。遼國境內室韋人、靺鞨人、突厥人、渤海人,連片倒戈,投向金人。
遼國大夷離畢耶律阿不,闖宮求見天祚帝不得,乃擲金冠於地,憤然離去。至西海州盡起靖江騎兵四千人,跋涉千裏,來救寧江州。樞密使蕭嗣先以阿不不遵號令為由,命令沿途各部截殺,無人遵其號令。
九月,靖江軍兵至龍化州。蕭嗣先親統大軍四萬,在老哈河穀布下層層戰陣,予以阻截。靖江軍戰旗在前,昂然直入。嗣先傳令擊鼓,手下各軍皆不敢前。嗣先大怒,親斬騎都尉三人,都統製一人。羽林騎率先發起衝擊,各部隨後跟進。混戰至天晚,靖江軍透陣而出,僅餘八百人矣。
阿不全軍帶傷,依然戰旗在前,向東進發。蕭嗣先終不敢追。九月十三,至於寧江城下。蕭兀納立在城頭,望見殘破的靖江戰旗,知道最後的時刻已經到來。乃下令殺死全家婦孺,自帥本家男丁,上至白發蒼蒼的老翁,下至八、九歲的重孫,凡三百餘口,皆披甲上馬,開西城門出戰。
阿骨打在靖江軍正麵,排下密密麻麻的鐵浮屠,背後布滿弓箭手。耶律阿不以刀割碎戰旗,揮刀直衝敵陣。八百靖江勇士,緊隨其後。
鐵矢如蝗,遮蔽了如血殘陽。西風獵獵,訴不盡英雄末路。
是役,蕭兀納全家戰死,靖江軍全軍覆沒。耶律阿不力竭落馬,自刎而死。寧江城遂破。
在此城下,女真人前後折損數千勇士,蒙受了前所未有的損失。阿骨打異常惱怒,下令將寧江城中百姓、降兵共十餘萬人,“不分老幼,盡屠之。”屍體拋入河中,混同江為之堵塞。
蕭奉先兄弟如願以償,除去宿敵。遂報與天祚帝說,蕭兀納、耶律阿不貪功冒進,喪師辱國。天祚帝耶律延禧下詔,剝奪二人封爵,盡誅阿不親族。耶律延禧隨即遣使,詔命女真部完顏阿骨打自裁。使者被金人割去舌頭,刺瞎雙目趕回,意即諷刺天祚帝閉著眼說胡話。天祚皇帝今番大怒,下令盡起全國之兵五十萬,他要禦駕親征。
此命一出,各地強行拉丁征糧,大小官吏乘機搜刮,反抗者如風起雲湧,自立稱王者不勝枚舉。大遼國橫亙萬裏的廣袤國土,完全陷入一片混亂之中。駐守燕雲十六州的遼國燕、晉兩國國王,太子耶律淳先,卻是被雲集的宋國大軍壓製的喘不過起來,目睹忠良死難,局勢崩壞,完全無能為力。內心焦慮痛苦,日子過得著實生不如死。
坐鎮北京大名府的大宋國樞密使童貫,接到遼國北府宰相李處溫的密報,得知遼國天祚帝將要禦駕親征女真人,不禁大喜過望。立即傳令征遼各路大帥鄲王趙煥、劉光世、辛興宗、折可世,暫緩出兵。等待天祚帝兵發黃龍府,遼國大軍北移,與女真人打的不亦樂乎,宋軍再在背後給他來個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