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女職工的心理健康(1)(1 / 3)

1.女性心理健康的標準

對環境能充分適應

要想生活得愉快,心理就得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並且要盡快適應環境。

能正確了解自己

女性立身現代社會,不僅要正確認識社會,而且也要正確了解自己;隻有正確了解自己,才能在需要適應的地方調整自己、調控自己和完善自己。這是女性健康心理的標誌之一。

有切合實際的生活目標

心理健康的女性能正確衡量自己,根據自己的條件,確立生活的目標。

能與現實環境保持接觸

與現實環境保持接觸,是維護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一個心理健康的女性,應能保持行為動機與所達到的目的具有一致性,精神狀態或情緒與行為是統一協調的。

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作為心理健康的女性,應善於虛心學習、積極求教、勤於思考。

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女性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因為人際關係的好壞,不僅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而且還會影響一個人的心理,所以當代女性應掌握好人際關係的處理藝術,以增進心理健康。

能文明發泄不良情緒

心理健康的女性會采用文明的辦法來消除心中的不滿,帶來心理重點的轉移,於是不良情緒得到宣泄,又能心平氣和地對待人生。

能維護集體,發揮個性

心理健康、品質高尚的女性,總是要盡自己的最大的努力來維護集體利益、愛護集體聲譽,把自己和集體緊密聯係在一起。

能遵守社會規範,基本需求適當

遵守社會規範,是任何女性的行為準則。一個心理健康的女性,她的行為是不會超越社會道德規範的。

2.培養健康心理的方法有哪些

所謂心理健康,是指人們對於環境及相互間具有最高效率及最快樂的適應情況。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種水準的社會行為:一方麵為社會所接受,另一方麵能為本身帶來快樂。社會環境、個人心理的協調平衡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標準。

那麼,怎樣才算心理健康呢?

情緒穩定

心理健康首先得保持情緒上的穩定,要能抗拒一定的精神壓力,要學會自我宣泄法。當你正滿腹悲哀,或者是一腔怒火時,你又不得不去參加一個宴會或者是一個舞會,那麼你千萬要注意,不要將內心的苦悶、悲哀、憤怒流露在自己的臉上。

女性的性情往往較男性脆弱而易激動,因此,必須平時習慣地加以訓練、控製自己,以免偶然遇到意外的驚喜或慌張而讓人貽笑大方。

正確認識自己

許多人都認為世上最了解自己的人莫過於自己本人了,這其實是錯誤的,好高騖遠或自暴自棄、灰心喪氣,都是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長處、缺點、能力大小的表現。

正視現實

順境和逆境乃人生旅途中的常事,能正確認識形勢,勇敢麵對勝利或失敗,不逃避、不迷戀、不超越。

具有接受能力

具有接受他人和被他人接受的能力。

具有社交能力

在當今複雜的人際關係中,要做到不欺詐他人、尊己尊人、不卑不亢。

具有獨立性

遇事自己動腦筋,辦事憑理智,既有獨立見解,又能傾聽別人意見,敢作敢當,不畏不懼。

具有遠見性

要有高瞻遠矚的目光,不要被眼前的蠅頭小利所誘惑,而放棄一些有長遠意義的目標。

具有自控能力

使自己的意誌努力服從理智,自覺支配自己的欲望,這是心理健康的最高標誌。

來自內在的健康心理,可以使我們達到健康、活潑和樂觀的境界,體現出美好的氣質。

3.怎樣講究心理衛生

人體的健康不僅是指軀體生理上的正常,而且還應當有正常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我國的傳統教育自古以來都倡導培養“體魄健全”的人,這裏說“體”,就是指人的軀體或體格,“魄”就是指人的精神、心理或人格。一個人有健康的身體或強壯的體格固然重要,但具有健康的心理或健全的人格同樣也是重要的。總之,隻有體魄健全的人才能算是真正健康的人。一個人要達到“健康”的要求,單純講求生理衛生是不行的,還要講求心理衛生。

心理衛生應該注意以下衛生。

適應環境,改造環境

心理健康的個體能在社會實踐中取得正確的認識,以便作正常的有效的反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不退縮、不幻想、不逃避,麵對現實,以切實積極的方法給以處理,在一定情況下采取心理防衛措施以緩衝矛盾,取得轉機。

自知、自愛

自知即是自己了解自己,能夠正確地進行自我觀察、自我認定、自我判斷和自我評價。既不妄自菲薄、自我輕視,在社會生活和學習中退縮、畏懼,又不自命不凡。悅納自己、愛惜保護自己,重視身心健康,珍惜自己的信譽和形象。自愛包括自尊、自信、自製。

良好的人際關係

正常的心理衛生應該有朋友來往,樂於助人,也能接受別人的情感和幫助,在和別人相處時持善意、熱情、誠懇、寬容的態度。因此,能夠與他人建立很好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