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公子,請隨我到後堂來。”坐在堂上的縣太爺撫平情緒,對宋義之敬重道。
聽著縣衙外的一聲聲慘叫,縣太爺不禁深吸了一口氣,猶豫了片刻,斷然道,“今天總算是為民除害了,多虧了宋公子啊!”
“哪裏,還是大人清正廉明,還小人一個公道罷了。”宋義之連忙施了一禮。
“你不必多說,本縣自明白,敢問宋公子是何許人也?怎麼在青山城不曾見過?”
“哦,小人漂泊異鄉,來到此地,暫住幾天,就馬上啟程了。”
縣太爺深深歎息了一聲,道,“真是可惜了,本縣還想留你在縣中做些差事呢。不過也罷,估計我這個知縣也是做不長了。”
“大人何出此言?”
“宋公子有所不知啊,方雄的惡名在十裏八鄉就傳揚開來了,我又怎麼會不知道你與他孰對孰錯?但是方家的背景很深,和兗州刺史有極大的關係,我隻是一個小小的知縣而已,已知天命,現在仗打了方雄,不知道下場會怎樣了。”
知縣的眼神忽然黯淡了下來,緩緩道,“後天就是兗州刺史六十大壽,隻有抓住這個機會了,若不能送上好點的禮物讓他心滿意足,後果難料啊。”
六十大壽?宋義之眼神微動,對縣太爺道,“大人,可否帶小民一起去祝賀兗州刺史的壽辰?”
“某非你有什麼辦法?”縣太爺眼神忽然亮了起來。
縣太爺見宋義之很有主見,想必他肯定是個飽讀詩書之人,說不定對自己有幫助。故而才找宋義之到後堂來。
宋義之眼神中精光威盛,似乎在醞釀著什麼,道,“那後天我定當登門,還請大人帶我去賀壽。”
“咚咚咚……咚咚……咚咚。”
“何事這麼吵?”縣太爺不耐的問道。
“大人,有兩人在門外擊鼓鳴冤,兄弟們都告訴他了今天不升堂,可那兩個刁民偏偏不聽,反而敲的更厲害了,看來是有挺大的冤屈呢!”
“放肆,皇天後土,朗朗乾坤,爾等刁民居然鬧事鬧到縣衙來了,給我各打二十大板!”縣太爺厲聲喝道。
“大人,冤枉啊,冤枉啊!”兩個平民都一陣陣喊冤。
“大人,還是先聽聽他們說事情吧,或許他們真有冤屈。”宋義之道。
縣太爺沉默頃刻,道,“那就先聽你們說說冤屈,若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照打不誤!”
“小人張順借朱重五百貫銅錢,昨日還給朱重之後,到今天他居然不承認我還了錢,大人,他分明是汙蔑我,您說說看,這怎麼辦?”
“大人,小人可絕沒有說謊啊,張順沒有還錢給我啊,我怎麼會憑空多出來五百貫錢?”
“大人,小人發誓,沒有說謊啊,我確實是還錢給朱重的啊!”
“大人……”
“好了好了。”縣太爺剛處理完一件案子,就又來了一件棘手的案子,要說棘手他也不麻煩,但是這叫人怎麼斷定呢?縣太爺狠狠敲了敲額頭兩下,希望能把自己敲清醒。
“你們立了字據沒?”縣太爺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