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養安全生產的意識
要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首先應使我們對安全生產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安全生產意識培養包括安全生產態度、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及法紀的培養。
安全生產態度培養主要是針對生產活動中反映出來的不利於安全生產的各種思想、觀點、想法等,進行經常性的說服疏導工作,使我們增強對安全問題的認識並逐漸深化,形成科學的安全觀。同時,也應使我們真正認識到自己在勞動安全衛生方麵的權益,增強自我防範意識。
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培養,是指企業對各級領導和廣大職工進行的有關安全生產方針、政策的宣傳教育。安全生產政策、法規是安全生產本質的反映,是對過去經驗、教訓的總結,是指導安全生產的根本。通過安全生產法規政策教育,可以增強各級領導和廣大職工安全生產的法製觀念,提高政策水平。
法紀教育的內容包括安全法規、安全規章製度、勞動紀律等方麵的教育。為維持正常的生產秩序而製定的勞動紀律是搞好安全生產的強製性手段之一,勞動紀律鬆懈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通過法紀教育,使廣大職工認識到遵章守紀的重要性,提高遵章守紀的自覺性。同時,通過法紀教育還要使大家懂得,法律帶有強製的性質,如果違法違紀,造成了嚴重的事故後果,就要受到法律的製裁。
2.培養安全生產的知識
安全生產知識的教育包括安全管理知識教育和安全技術知識教育。
安全管理知識是企業各級管理幹部應知應會的內容,尤其是專職安全幹部,更應精通現代安全管理的知識和方法。通過安全管理知識教育,使企業各級管理人員掌握安全管理的理論,並能運用現代安全管理的方法、手段,不斷提高企業安全管理的水平。安全管理知識包括安全管理體係、安全管理方法及安全心理學、安全係統工程學、安全人機工程學等方麵的知識。通過對這些知識的學習應用,可使各級領導和廣大職工能夠從理論到實踐上認識到事故是可以預防的,采取避免事故發生的管理措施和技術措施應當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
安全技術知識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豐富廣大職工的安全基礎知識、勞動衛生知識,提高職工的安全素質。主要包括:生產技術知識教育,即企業的基本生產概況、生產特點、生產過程、作業方法、工藝流程及各種機具、產品的性能等;安全技術知識教育,即生產中使用的有毒有害原材料或可能釋放的有毒物質的安全防護知識,個人防護用品的構造、性能和正確使用方法,設備操作的注意事項,發生事故時采取的緊急救護和自救的措施、方法等;勞動衛生技術知識教育,即工業防毒、防塵技術,噪音、振動、射頻控製技術,高溫作業防護技術,激光防護技術等。勞動衛生技術是防止作業環境中生產性有毒有害因素引起勞動者機體病變,通過勞動衛生技術知識教育,使職工熟知生產勞動過程中及作業環境中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因素,並積極采取防範措施。
3.培養安全生產的技能
安全生產技能是指職工安全地完成生產作業的技巧和能力,它包括操作技能、緊急情況下應急處理技能等。安全生產技能培訓,就是按照不同的專業工種,對作業人員進行專門、係統的安全操作能力的訓練,以提高他們安全地完成生產作業的技巧和能力。安全技能培訓包括正常作業的操作技能培訓和異常情況的應急處理技能培訓。操作技能是各工種作業人員必須具備的安全生產技能,在沒有取得操作合格證之前,不允許獨立上崗操作。
安全技能培訓應按照標準化作業的要求來進行,要預先製定作業標準及異常情況時的應急處理程序和方法,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培訓。一般來說,應考慮如下問題:要循序漸進,對於一些掌握起來較困難、較複雜的技能,可以把它劃分成若幹簡單的部分,分階段地加以掌握;把握好培訓的進度和質量,開始訓練時可慢一些,但對操作的準確性要嚴格要求,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隨著訓練的深入可逐步提高效率;安排好訓練時間,在開始階段,每次練習的時間不宜過長,各次練習的時間間隔也可以短一些,隨著技能的掌握,適當地延長各次練習之間的間隔,每次練習時間也可以長一些;訓練方式要多樣化,以提高職工練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4.充分認識安全生產的重要性
安全生產直接影響著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關係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局。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國務院多次召開會議研究安全生產工作,針對各方麵存在的突出問題,采取了一係列政策措施。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安全生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當前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也有許多事故發生在煤礦等行業,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了嚴重損失。特別是2005年全國發生了4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煤礦事故,發生了化工廠爆炸和多起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慘重的局麵。財產損失和環境汙染,在國際上也造成不良影響。
分析安全事故多發的原因。根據括起來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