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青雲書院(1 / 2)

襄城南兩百多裏的一個山脈叫雲霄山,山腳下有座雲霄城,此地易守難攻,是重要的交通要塞。

相傳當初為了拿下這座城,北元派遣十萬兵馬圍困,企圖將城裏的人困死。

不料在守城將領韓雲盛的帶領下,竟然堅持了三年之久,北元人久攻不下,隻得撤兵。

雲霄城保衛戰被世人爭相傳頌,韓雲盛的大名家喻戶曉。

五年後,韓雲盛的兵撤出雲霄城,守城的郡守才接受北元統治者的招安。

大勢已去,韓雲盛不想讓他的兵做無謂的犧牲,便化整為零,去過自己的生活,而他則帶領一部分親信進入離京城一千五百多裏的羅雲山脈歸隱。

至此,韓家軍不複存在。

也許是上天開眼,多年後南人將北元人逐了出去,並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在中央重新設立三省六部,在地方設三司,並開啟了科舉製度選拔人才。

大澤山脈因為迎來了新紀元越發蒼翠。距離蓮花縣城一百多裏是福安州城,城郊有一座青雲山,臨山建了一所書院,名為青雲書院,已經有幾十年的曆史,久負盛名,自從朝堂公布開科選之後,來此讀書的學子逐日增加,至今已經人滿為患。

“山長,慕名而來的學生一天比一天多,咱們必須再修建幾間學堂了。”

學長李宏達諫言。

被稱作山長的是一個年逾花甲的老人,須發皆白,道骨仙風。

“此事吾早已經安排下去了,由你和你的鴻安師兄具體負責。”

李宏達聞聽笑了,“多謝山長!咱們的青雲書院終於要擴建了!”

說完,他向老山長深深一揖。

青雲書院之所以遠近聞名,是因為曾經有功名在身的韓夫子做山長。據說他學識淵博,教學作風嚴謹,教出來的學子個個能考上秀才,就連郡守大人也親自送自家的孩子來此讀書。

大順朝規定明年八月裏進行鄉試,來年春天舉辦會試,此令一出,滿朝嘩然,天下學子躍躍欲試,紛紛準備走科舉入仕的路子。

這天,老山長把他的管理人員召集起來訓話。

“離秋試還有三個月的時間,你們要各司其職,全力培養出一些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李宏達、韓鴻安和韓鴻晉都是書院的學長,對老山長的話唯命是從。

李宏達主要負責書院的後勤供給和保障,韓氏兩兄弟負責教學,下麵還有十幾個年輕的教授。

“等過了會試,我就要退下來去山中療養了。”

幾個人吃了一驚。

“叔叔,你還不老!”

所有的人異口同聲地挽留。

韓山長笑了,滿臉的褶子,“還不老?人生七十古來稀,吾已經七十六歲了,也該死了。”

“山長……”

看著幾個孩子紅了眼睛,韓雲盛把手一揮:“好了,你們都堪用了,我也該回去陪陪你們的父親和祖母了。”

幾個人被攆了出來,垂頭喪氣地各自回屋。

他們知道,凡是山長決定的事情永遠無法改變。

這一次鄉試過後,他們有信心讓青雲書院名揚天下,他們的底氣就是韓山長,前前朝的二甲小進士。

原先書院根據學生的狀況分為甲乙丙丁四個班,這段時間以來因為來此求學的人太多,月考過後,將他們分為甲一甲二、乙一乙二、丙一丙二、丁一丁二八個班,人數生生比以前多了兩倍不止。

所以,韓山長不得不把青雲書院擴大一倍,還把自己的兒子韓天佑、侄孫韓立本、韓立誌、韓立新都叫過來任教。

他們幾個都承襲了父輩的優秀血脈,學識淵博自然與眾不同,擔得起夫子的名號。

韓山長每每想到自己的大哥都非常惋惜,當初聞名朝野的少年狀元郎,最後生生被逼成了慣戰四方的大將軍,實在令人唏噓和感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