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已九十不覺老,
每日忙碌意興高。
回憶一生平凡事,
無愧無悔示後曹。
這是他人老心不老的真實寫照!
心理健康是保持生理健康的內在因素。周祖訓說:“是人便有感情,有感情就難免激動。多年來,我的排解之法就是信奉自然以控製波動。”老年人交口稱道的天倫之樂,他就不大在意。他隻有一個獨生子,現在離休落戶在哈爾濱市,而他居住在漯河,兩地相距數千裏。兒孫們每隔一些時候,總要來漯河探望他。宋人蘇軾說得好:“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他並不為兒孫遠離而感到遺憾。現在,他的本家堂妹周改雲一家和他住在一起,衣、食、住、行,延醫服藥,鍛煉身體,迎來送往,全有周改雲精心照應。周改雲今年44歲,對周老熱情周到,體貼入微,任勞任怨,比親生女兒毫不遜色。他感到十分滿足。周祖訓的老伴1989年去世,時年9旬,算得長壽。周祖訓當時想,生前我對她恩愛有加,問心無愧。死是世上萬物新陳代謝的必然規律,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結果。人都難免一死,自己也有那一天,白頭偕老心願已經實現,至於誰先走,誰後去,無非是個先後而已,因此,他悲而不痛,哀而不傷,比較平穩地邁過了這個坎。
周祖訓在前大半生中,曾患過兩次比較重的疾病。一次是1979年患冠心病,一次是1988年患糖尿病。這兩種病檢查發現後,他都及時住院進行治療。出院後,為了與疾病搏鬥,他曾采取三項應對措施:一是不怕,順其自然,不考慮“老”和“死”兩個字;二是積極配合醫生服藥治療;三是堅持鍛煉身體。結果這兩種病都得到了較好的控製,不僅沒有發展,有些症狀還漸漸消除,身心基本健康。
具體地講,病後他是根據個人的情況,自己製定出《養生十要》,自1982年起,一直堅持實行。《養生十要》的內容,除注重心理衛生及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外,特別注重身體鍛煉。周祖訓一生不抽煙,少飲葡萄酒,一日三餐家常便飯,少葷多素,常吃水果,從不吃補養品。每天晚十點就寢,早六點起床,午覺一小時。鍛煉項目有太極氣功十八式、簡化太極拳、床上自我按摩及散步等。太極氣功十八式及簡化太極拳每日早、午、晚三次,每次半小時;床上自我按摩,每晚就寢後,午覺時,早晨起床前各做一次,每次半小時;每日室外散步一小時。床上自我按摩的方法是,先將兩手搓熱,然後依次從頭、麵、眼、鼻、耳、四肢、胸、腹、膝蓋、湧泉穴等各處,均按摩100下。通過按摩,可通經活絡,活血化瘀,陰陽平衡,渾身舒暢,學習、工作起來從未感到疲勞。
茲將《養生十要》附後:
胸懷開朗,隨遇而適。
不忮不求,不慕名利。
衣不求好,涼暖適宜。
食不求飽,多吃素食。
住室整潔,光氣充足。
行以強身,安步當車。
生活規律,早睡早起。
勿過勞心,適度勞力。
有病早治,鍛煉第一。
早晚按摩,氣功定時。
十要堅持,長壽可期。
周祖訓先生於2003年8月2日不幸病逝,享年98歲。他的學生曹剛川上將打來電話,對周老師的病逝表示沉痛哀悼,對其親屬表示慰問,並以個人名義敬獻了花圈。
2003年4月8日初稿
2004年7月12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