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補充些酒食,反正包裹由二李背著,李峰倒不麻煩,三人出北門,分別招出戰馬,上馬往東北奔去。
一路上,馬速放得很慢,沒辦法,得讓二李這兩個沒騎過戰馬的家夥練練騎術,好在二李初始屬性全滿,體質、力量都不錯,又有弓馬還算嫻熟的李峰在旁不斷指導,二李漸漸掌握了前奔、轉向、急停的要領,放開馬速奔馳也能坐穩了。
大半天的時間,終於來到青銅峽。說是峽,其實就是兩座不高的石山之間,寬約百米的穀道,因為兩側石山上遍布青石,遠觀若兩塊巨大的青銅,而得名青銅峽。
青銅峽雖說是富平的東北門戶,但實際戰略意義並不大,石山不高,綿延不遠,穀道不窄,難做關卡之用,因此也沒駐兵,青銅峽這個地方更多的隻是一個地界標誌。
讓二李下馬休息會,李峰在左近溜了一圈,順便清理馬賊,在青銅峽西側發現一處廢棄的營地,那可能就是當初和連的鮮卑軍營所在。
突然從石山西邊繞出一隊騎兵,看其裝束當為漢軍。這對騎兵也發現了遠處的李峰,他的白馬實在是太顯眼了,不過,騎兵並沒有過來,仍然直行而過。騎兵之後是步兵,長槍兵、刀盾兵、弓弩手,從石山後轉出的軍隊越來越多,徑直往西南而行,正是富平方向。
李峰突然想到,這應該就是那李都尉帶去支援泥陽的五千富平漢兵,看來是被和連騙得不輕,富平之戰都結束三天了,才趕回來。
青銅峽口正在休息的二李,也注意到這邊的軍隊,兩人趕忙上馬來到李峰身後,手握長刀小心戒備。對於二李的自覺,李峰很滿意,雖然二李現在實力不堪,但身為親衛就應該知道職責所在,盡心盡力,這點二李顯然做得很好。
步兵過去後,押尾的是近千槍騎兵,製式的皮甲、長槍,排著整齊的隊列緩速前行,令人望之而生敬畏之心。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麾下也能有如此勁旅,李峰不由心生感慨。
槍騎兵隊列之前,是名身穿荷葉鐵甲,手提大刀,騎棗紅馬的白臉武將,看見李峰三人,尤其是李峰那匹神駿的坐騎,麵露喜色,大刀一揮,帶著數十騎兵,竟往李峰這邊奔來。
不好,李峰本能地感覺到那白臉武將不懷好意,八成是眼饞白龍駒,想據為己有,連忙轉頭低聲吩咐二李,“快下馬,收起馬匹,快。”
取出軍侯符印將收好馬的二李也收起來,撥轉馬頭,不顧身後喊停的聲音,縱馬飛馳而去,李峰從來不憚以最壞的心思猜測旁人,既然感覺不對,又難以力敵,那還不立刻遠遁,管他身後之人到底打算如何,李峰反正不會再停留當地,置自身於險地。
白龍駒的速度輕易地便甩開身後諸人,李峰也不走峽中穀道,繞過東側石山取道東北狂奔。一口氣跑出二十裏,感覺安全了,李峰才停下放出二李,休息會待二李上馬,邊讓二李練習騎術,邊清理馬賊練級,繼續慢慢地往北而行。
————————————————————————————————
沒想到早上拉票,接著就上榜了,很感激,特趕工一章感謝大家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