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非常重要。專家認為,通過飲食、起居、鍛煉雖然可以解決一部分問題,但若想事半功倍,不妨再選用一些“藥食同源”的產品,比如蜂蜜、蜂膠、花粉等,它們都是春季養生佳品。
蜂蜜最大的特點就是“潤”,既是食品,也是藥品。不僅可以潤肺利咽,改善皮膚幹燥,潤腸通便,外用還有斂瘡抗炎的作用。當然,蜂王漿也是不錯的選擇,攜帶方便,吸收效率還很高。
蜂膠具有“天然抗生素”之稱,有一定抗炎作用,是抗擊春天易發的各種炎症的“殺手鐧”,同時能夠起到免疫輔助劑的作用,有助於提高抗體的能量。
荷花、油菜、玫瑰花、茶花花粉都可調整脂代謝,對心腦血管病人很有好處;此外,其能調節腸道因子,還可以抗衰老。需要提醒的是,最好選擇破壁的花粉產品,這種產品的營養成分更高,更容易吸收。
在享用美食的同時,必須注意以下關鍵詞哦!
關鍵詞:少食酸、略增甜
唐代著名醫家孫思邈早就說過:“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因為根據中醫理論,春天肝氣當令,肝氣偏旺可傷及脾胃,影響脾胃的消化功能。而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少酸多甜,既避免肝氣過旺,又有益於脾氣。所以,春天你得少吃些酸味的食品,適當多吃些富含優質蛋白質、糖類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蜂蜜、水果、蔬菜等。
關鍵詞:清淡多樣
油膩食品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常使人產生飽脹感,妨礙多種營養的攝入,且易使人出現疲勞、嗜睡等症狀,工作效率下降,這也是“春困”的誘因之一。春季人體活動量增加,代謝漸趨旺盛,需要豐富的營養。因此,膳食還要提倡多樣化,避免單調,並科學合理地搭配好膳食,如主食與副食、粗糧與細糧、葷食與素食等,都應講究配合,隻有這樣才能從多種食物中獲得較為完備的營養,使人精力充沛。
關鍵詞:水果
冬季之後,人們會較普遍地出現多種維生素、無機鹽及微量元素攝入不足的情況,故春季常見口腔炎、口角炎和某些皮膚病等,這些都是新鮮蔬菜、水果吃得少的緣故。因此,在春季應多吃各種新鮮蔬果,以補充所需的營養。
關鍵詞:補充津液
春季多風,易耗散水分,出現口幹、唇裂、皮膚粗糙、幹咳、咽痛等症。因此,宜多吃些能補充人體津液的食物。如春日吃粥便是一大良法。粥裏加一些薺菜、芹菜、韭菜,既利消化吸收,又助春陽生發。其他如柑橘、蜂蜜、甘蔗等也可進食,但不宜過量。
在春季,為自己或是家人煲上一鍋靚湯,實在是種不錯的選擇。現在就推薦白玉豬小肚湯、薏仁豬腳湯等七款又美味又健康的靚湯,讓您家整個一周都心情靚靚的!
星期一:白玉豬小肚湯
功效:又是一年春來到,雖是萬物複蘇之時,卻也是“春困”來襲之季。要想在接下來的工作日裏保持抖擻的精神和旺盛的精力,那麼這款祛濕消腫的白玉豬小肚湯正好適合昏昏欲睡的你。
材料:白茅根60克、玉米須60克、紅棗10個、豬小肚500克
製法:將豬小肚洗淨切塊,用鹽、生粉拌擦,再衝洗幹淨。先放入開水鍋煮15分鍾,取出在清水中衝洗。紅棗去核後,與白茅根、玉米須一起洗淨,用清水稍浸泡片刻,再與豬小肚一起放入瓦罐內,加入清水8碗左右。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煲2個小時,可加入適量食鹽和少量生油。
星期二:薏仁豬腳湯
功效:健脾益胃、利濕、壯腰膝材料:薏仁30g,幹淨豬腳一隻約半斤
製法:薏仁碾碎,豬腳洗淨剁塊與薏仁一同放入砂鍋,加黃酒、薑及清水1500毫升,蓋好。先用猛火煮滾,除去湯麵浮沫,再用文火煨約2小時;待豬蹄爛熟後,依次加入鹽、醬油、蔥、胡椒粉。
星期三:天麻補腦湯
功效:周三是一周中最難熬的時候,尤其是春節積下來的事情之多,讓人一個頭兩個大。那些被頭疼困擾的上班族們,不如自己燉一鍋天麻補腦湯,補補超負荷運轉的頭腦吧,因為天麻可是具有祛頭痛、益氣養肝的效用哦!
材料:魚頭、天麻製法:用清水洗淨2個大魚頭和100克天麻,將魚頭封煎後放一旁。在沙鍋中倒入約8碗清水,先放魚頭,後放入天麻,隔水燉至水沸時改用中至慢火,燉兩至三小時,再放入適量鹽即可。
提醒:煲是將鍋子直接放於火上燜煮,而燉則是用隔水方式蒸煮為原則;煲湯會使湯水愈煮愈少,食材酥軟,燉湯則是原汁不動,適宜於含天麻一類藥材的湯料。
星期四:金針豆腐瘦肉湯
功效:對於已顯疲態的你來說,製作簡單的金針豆腐瘦肉湯正好能滿足需要。雖然材料簡單,卻有健脾安神的功效。
材料:金針菇1兩、瘦肉4兩、豆腐1塊
製法:豆腐切塊,金針菇用水浸洗。將瘦肉“出水”,金針菇放入用小火煲一小時,再將豆腐放入煲內,加鹽半茶匙便可。
星期五:生魚煲西洋菜湯
功效:廣東的老牌例湯。生魚又稱黑魚,是生猛的食肉魚類,它富含的氨基酸等營養物質能讓你也恢複生猛狀態。
材料:生魚1條、瘦肉8兩、西洋菜1斤、蜜棗6粒
製法:生魚去鱗,清除內髒,洗淨瀝幹,撒少許鹽。鍋放油,將魚煎至微黃。
瘦肉洗淨,出水,用水衝淨。鍋內放適量清水煮沸,再將全部材料放入,煲約三小時左右便可。
星期六:海帶排骨湯
功效:十分常見的一種湯,美味而實用。周末為父母煲上健骨禦寒的海帶排骨湯,讓家人備感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