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庸人自擾,該放則放人生就怕計較(3)(3 / 3)

☆藏經閣☆

日本有一位真觀禪師,他最開始研究天台教義六年,後來又開始改成學習禪學七年,但是他還是覺得自己有好多問題都沒有解決。

於是他為了得到這些問題的答案,開始四處尋師,明心見性,他不辭辛勞,漂洋過海來到了禪的家鄉——中國。真觀禪師在中國遍訪名山中的高僧,參禪學習長達十二年之久。

最後,他經過了這十二年的上下求索,終於在禪門當中找到了自己,所以他決定束裝回國,滿載而歸。

等真觀禪師回到日本之後,他開始在東都、奈良等地弘揚禪法。這一消息傳開之後,很多的學者信徒都從各地趕來求參禪求道,大家都爭相向真觀禪師提一些疑難的問題,請求他給予解答。

這些問題包括:“什麼是自己本來的麵目?”“達摩祖師西來大意是什麼?”“人問趙州禪師狗子有無佛性,趙州時而說有時而說無,究竟是有還是沒有?”

這些問題其實都是禪宗裏麵的疑難問題,大家都非常希望能夠聽到真觀禪師對這些問題的詳細解答。可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真觀禪師聽完這些問題之後,總是閉著眼睛,一個問題也沒有回答。

這時候有的人開始懷疑是真觀禪師不願意與別人議論禪門公案;而有的人則開始埋怨真觀禪師誤人子弟,名不副實,可能他就是浪得虛名,自己還沒有弄明白呢!

真觀禪師針對別人的這些議論,也沒有進行辯解,就好像是沒有聽見一樣,於是大家隻好無奈地離去了。

在這之後,有一位五十多歲的天台學者道文法師,他研究天台教義已經有三十多年時間了,可是他自己覺得自己還沒有精通。於是他聽說了真觀禪師的大名,就特意前來請教,而且非常誠懇地問真觀禪師道:“我從小就研習天台法華思想,但是有一個問題我卻始終不太明白。”

真觀禪師非常爽快地問道:“天台法華的思想非常博大精深,圓融無礙,應該會有很多問題,可是你隻有一個問題不太明白,這已經非常了不起了,是什麼問題啊,說來我聽聽。”

道文法師說道:“法華經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意思就是認為樹木花草都可以成為佛,那麼請問花草樹木真的可以成為佛嗎?”

真觀禪師聽完問題之後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三十多年來,你每天都是念念不忘花草樹木皆成佛,對你有什麼好處嗎?你應該關心的是自己如何成為佛?你連這個問題都沒有解決,就先不要去管別的了。”

道文法師聽完真觀禪師的話後,愣了一愣,然後說道:“這個問題,我自己還真的從來都沒有想過,那麼請問大師,我怎麼才能夠成佛呢?”

真觀禪師這個時候笑著說道:“君子無戲言,你說了隻有一個問題問我,那麼這第二個問題我就不能夠給你解釋了,你自己去想吧。”

☆心靈窗☆

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被一些無名的煩惱所困惑,而禪就是要我們學會放下,不要總想著攀緣其他。

如果自己的心是放鬆的、快樂的,那麼我們做任何事情也就會變得理所當然起來,能夠輕而易舉找到它存在的理由和道理。可是如果自己的內心是煩躁不安的,那麼我們看待任何事情,眼睛就好像在故意和你搗亂,所以看人做事,一定要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