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平靜地走向未來(1 / 1)

我經常在全國各地旅行,有幸見到很多具有“把負變正的能力”的人。《十二個以人力勝天的人》的作者,已故的威廉·波裏索,他曾說過:“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將收入當作資本,傻子都會這樣做的。重要的是從損失中獲益,這可是需要聰明的才智,也正是智者和傻瓜的區別。”

他說這段話的時候,剛經曆了一次火車事故,失去了一條腿。我還認識一個斷了兩條腿的人,也把負變成了正,他就是本·福特森。我走進佐治亞州大西洋城一家旅館的電梯,看見他坐在電梯一角的一張輪椅上。電梯停到了他要去的那層時,他問我能否讓一下讓他轉動輪椅,他說:“真抱歉,真是太麻煩你了。”說話的時候,他臉上洋溢著溫暖的笑。

回到我的房間,我滿腦子都是這個開心的殘疾人。於是我就去拜訪他,希望他給我講講他的故事。

他告訴我:“1929年,我砍了一大堆準備用來做菜園裏支架的胡桃木、樹枝裝在福特車上,我往回走。忽然一根樹枝滑到車下,被引擎卡住了,車子一個急轉彎就衝出了公路,我被甩到一棵樹上,脊椎嚴重受傷,雙腿也麻痹了。

“當時我才24歲,但從此以後我再也沒站起來。”人生才過去24個年頭,卻被判終身坐在輪椅上,他怎樣接受這個事實呢?的確,剛開始他內心也充滿了憤懣,痛苦不已,整天埋怨上天的不公。時光流逝,他發現憤怒除了讓自己脾氣更糟之外,沒有一點用處。“我終於意識到,大家對我一如既往地好,也很關心我,我理當有所回報。”

我問他,經此一劫,他是否還覺得當年的遭遇是可怕的、不幸的。他馬上回答說:“不,有時我甚至慶幸有這樣的經曆。”他說,走過最初的震驚和悔恨,他開始了新的人生。他不停地讀書,對文學產生了很大的興趣。14年裏,他至少閱讀了1400多本書。書帶他走進新的境界,他的生活也因此豐富起來。他也開始聽優美的音樂,那些在他以前聽來非常煩悶的交響曲,現在卻令他十分感動。最大的改變是,現在他有了足夠的時間思考。他說:“我第一次發現,我能仔細地打量世界了,也有了真正的價值觀。我懂得了,以前我追求的很多東西,大部分都是沒價值的。”

我們無法決定明天或後天或幾年內將發生的事,但是我們可以設定最後將會回到我們身上的正麵能量。當有人在一泓池水中央丟下一顆石子,產生的漣漪會一圈一圈地向外擴張直到池邊,然後漣漪會以複雜的交叉水流開始回流向池中央。同樣的道理,我們給予世界的祝福也將回到我們身上,如同要怎麼收獲就怎麼栽種,乃是因果的原則。當我們投射強烈的和有信心的善行給陌生人,就像一個禱告飛向神那裏,而禱告者也會即時獲得啟示的報償。

我們必須麵對自己,知道自己是誰,發現自身的價值,根據這價值而行動。如果我們跟隨著自我認識的道路走向滿足,而不是隻想逃開,朝向放逐式的放鬆,我們的正麵能量會將它自身的能量傳送到未來。每次當我們到達未來時,我們將發現它在沿路等我們——依我們過去所想、所說、所做的一切來迎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