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正曆326年,這個年號或許將成為曆史的節點。
自從天正末帝縱情聲色、沉迷酒色之後,他對朝政事務已經毫無興趣,甚至連早朝都懶得參加,反而在偏殿設立西苑進行賣官鬻爵。這樣的行為導致朝堂上下一片混亂,政治黨爭奪權愈演愈烈,奸佞之臣趁機崛起,他們操縱權力,濫用職權,讓整個國家陷入了動蕩和危機之中。
地方官員們也紛紛效仿,行賄受賄之風盛行。他們向上級官員賄賂買官,以獲取更高的職位和更大的權力;向下則貪婪地搜刮百姓,貪汙公款進行補充,欺壓良善。這種惡性循環使得官場風氣日益敗壞,吏治徹底糜爛。
然而,更為糟糕的是,天正曆326年,天公不作美,災害肆虐,哀怨聲席卷了各大州府。朝廷本應撥下的賑災銀和救濟糧卻遲遲未見蹤影。即使有部分資金和物資被發放,也會在各級官府之間被層層剝削和截留。最終到達受災農民手中的,隻有寥寥無幾的幾枚銅板和摻雜著大量沙子的救濟糧。
麵對如此困境,民眾的怨氣如火山般沸騰。他們生活困苦,饑餓和貧困籠罩著每一個家庭。而那些原本應該保護他們的,原本被稱作青天大老爺的官員們,卻成了他們對抗饑餓最大的敵人。這種不公平的待遇和苦難讓人們心中的憤怒不斷積累,如同一個炸藥桶等待著一點火星便能引發爆炸。
這個王朝如今已經搖搖欲墜,民心盡失。天正末帝的放縱和**,以及官員們的貪汙行徑,已經讓人民失去了對朝廷的信任。而天災更是給這個國家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使得社會矛盾愈發尖銳。
也就是在這時,在龍野這座城市的李乾振臂一呼,拉開了農民起義的序幕。不過兩年,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天正皇帝派出的剿匪官員忙得焦頭爛額。即便朝廷裏有許多忠臣良將,卻因黨爭與內鬥使得軍隊遲遲不能出發平叛。最終導致平叛良機錯失,大廈崩塌,王朝覆滅。
先帝創業之初披荊斬棘,攻城略地,北抗異族侵略,南平世家叛亂,西進巴蜀山地,東擊前朝餘孽,終創千秋偉業,在天正的廢墟上興起了一個名為大乾的王朝,自登基之日定為乾和元年。並大肆封賞各諸侯功臣以及宗親。此為分封之始,這個製度也為後世帝國的分裂埋下了禍根。
自乾和元年至今已過137年(現在也稱為乾安14年)。此時的帝國皇權旁落,諸侯勢力逐漸強大,並且相互之間不斷攻伐兼並,借此形成了六大諸侯國。
魏其:主角所在國,國力倒數第二,正數第五。國內有著天下四大家族之一的陸姓世家。國風尚武。
南陳:女子當政,商貿發達,經濟實力強大,為天下財富聚集之地。國力正數第四。
前趙:北方苦寒之地,時時刻刻需要防範異族侵略,全民尚武,國民意誌堅強,有著天下最精銳的三大騎兵之一(也稱三驍騎)的“黑騎軍”,且有著天下四大家族之一的慕容世家為其提供物資。國力排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