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天下一統,多元王朝的形成(1 / 2)

次日,曹操召集了麾下所有的謀臣,將領和幾個成年的兒子。

“各位,自從董卓進京後,漢室日漸衰落,諸侯並起,天下大亂。百姓苦不堪言,如今天下,隻剩下燕國,魏國和南邊的吳國了。”

“燕王與我是父子關係,燕國與我國也是同根同源。所以為了避免父子相殘,孤決定與燕國和平統一,帶領魏國軍民百姓,歸順於燕王。”

曹操自昨晚回來後就想了一晚上,最終還是下定決心,答應下曹征的要求。

“大王,如若我魏國土地,百姓都歸順了燕國,那天子該當如何?”

荀彧見到別人議論紛紛,不由問起了曹操。

“漢室已有四百年,氣數已盡。再說了像劉協這樣的白眼狼,也不配做一國之君。”

“最起碼,他的德行實在太差了。”

“所以,孤不會把他怎麼樣的,至於燕王怎麼處理,那就不是孤該考慮的事情了。”

曹操此時應該是辭職之前的最後一天,自然是輕鬆無比。

“唉,可憐啊!”

荀彧感慨一聲,就此離開。

數日後,曹操在彭城王宮之內,將自己的魏國國璽交給了曹征。

自此,魏國就此結束。

之後曹征在曹操的舊臣裏邊挑選了,一些人才,可是隻有王佐之才的荀彧,謀士荀攸沒被錄取。

曹征不是看不上這兩人,而是這兩人出身世家,家族勢力不輸於當年的袁家,因此隻能放棄這兩個人。

好在天下即將一統,區區二荀也翻不起什麼浪了。

於是曹征接受了魏國的國土,軍民之後,繼續在魏國實行燕國新政,並在長江中遊和上遊訓練水軍,同時在魏軍之中挑選精銳十萬,剩下的均被解散,回家務農。

同時在北方的百姓,也是都在為接下來唯一的一次統一之戰,做起了全民動員。

次年,也就是公元202年,燕國大軍六十萬,由大將曹仁,鞠義,魏延,甘寧,張郃為統帥,分別從益州,荊州,徐州,淮南,東海海域上,分兵五路進攻江東。

江東孫策,拚死抵抗兩月有餘,最終因為實力上的差距,寡不敵眾,戰死於沙場之上。

因為孫策戰死,江東群龍無首,江東世家在張昭的帶領下歸降於燕國。

自此,已經混亂了十幾年的天下最終實現了一統。

曹征按照與曹操的約定,並沒有登基稱帝,而是繼續以燕王的身份,掌管政務。

往後十年間,曹征在全國實行新政,使得剛剛建立起來的燕國,逐漸恢複了國力。

公元204年,鮮卑右部步度根部發兵二十餘萬攻打燕國北部的並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