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社會,太過多人專注於金錢、地位、榮譽、美貌等,貪心地攫取,占有、收獲,殊不知它們已羈絆我們前進的腳步。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欲望過多,痛苦也過多。正因如此,原本可以很快樂很幸福的人,卻因心態浮躁,失去了很多最寶貴的東西。
1.不滿足是你的心還很貧窮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是得到,得到那些讓人快樂的東西;是贏取,贏取那些原本並不屬於自己的事物。人生要活的精彩、有意義,努力贏得金錢、愛情、事業本無可厚非。關鍵在於,當我們得到了這些的時候依舊感覺不滿足,依舊想要攫取更多,有了一輛普通汽車,還想再得到一輛豪華汽車;月收入過萬,我們卻奢望自己能收入百萬……
這一切,都是一個原因導致的:心靈的貧窮。物質的貧窮不可怕,我們可以通過努力,贏得最終的幸福;可是心靈的貧窮,卻如無底洞一般,讓你永遠感受不到滿足,永遠體會不到快樂。現實生活中,有些“過來人”經常語重心長的告誡晚輩: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知足者常樂,所有的痛苦都是自己的欲求太多招致的,清心寡欲,與事無爭,自然生活的幸福快樂,或許還會因此而長命百歲。平平淡淡才是真!珍惜知足與滿足,既是相輔相成,又互相感應、彼此相通的一種良好的為人處事態度。珍惜美好,知足所有,滿足不貪。同時也反映出了人們對幸福人生的渴望和希冀。世界上,有了知足的足跡,就一定會有實心實意的滿足在身邊佇立和停留;知足走到哪裏,哪裏就一定會有滿足在身邊陪伴;貪欲能讓人們於貪婪的泥潭中,不幸迷失了理智。而知足和滿足,卻是能將人們拯救出來的靈丹妙藥。
所謂“知足”就是不強求擁有或索取,不貪欲,知足就是要懂得感恩,知足就是對已經擁有的知足。但知足不是滿於現狀。不滿現狀不是指責或報怨,而是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才有追求,有夢想。
有句人生格言是: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做人要低調,要容易知足,不要把心思放在虛名浮利上,這樣就可以過的恬淡而快樂;然而,做事情、做學問,要永不知足,這樣才能取得常人所不能的成就,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實現自己最高的人生價值。這樣的人生就是無憾而崇高的。珍惜世間所有的一切美好事物,能讓人們的高尚情操進一步得到升華。也能讓人們在滿足於知足,沉浸於珍惜的美好事物的同時,思想和靈魂都能得到更多的衝刷和洗禮。
有位國王,天下盡在手中,照理應該滿足了吧,但事實並非如此。國王自己也納悶,為什麼對自己的生活還不滿意,盡管他也有意識地參加一些有意思的晚宴和聚會,但都無濟於事,總覺得缺點什麼。
一天,國王起個大早,決定在王宮中四處轉轉。當國王走到禦膳房時,他聽到有人在快樂地哼著小曲。循著聲音,國王看到是一個廚子在唱歌,臉上洋溢著幸福和快樂。國王甚是奇怪,他問廚子為什麼如此快樂?廚子答道:“陛下,我雖然隻不過是個廚子,但我一直盡我所能讓我的妻小快樂。我們所需不多,頭頂有間草屋,肚裏不缺暖食,便夠了。我的妻子和孩子是我的精神支柱,而我帶回家哪怕一件小東西都能讓他們滿足。我之所以天天如此快樂,是因為我的家人天天都快樂。”
聽到這裏,國王讓廚子先退下,然後向宰相谘詢此事,宰相答道:“陛下,我相信這個廚子還沒有成為99族奴。”
國王詫異地問道:“99族奴?什麼是99族奴?”
宰相答道:“陛下,想確切地知道什麼是99族奴,請您先做這樣一件事情:在一個包裏,放進去99枚金幣,然後把這個包放在那個廚子的家門口,您很快就會明白什麼是99族奴了。”國王按照宰相所言,命人將裝了99枚金幣的布包放在了那個快樂的廚子門前。
廚子回家的時候發現了門前的布包,好奇心讓他將包拿到房間裏,當他打開包,先是驚詫,然後狂喜:金幣!全是金幣!這麼多的金幣!廚子將包裏的金幣全部倒在桌上,開始查點金幣,99枚?廚子認為不應該是這個數,於是他數了一遍又一遍,的確是99枚。他開始納悶:沒理由隻有99枚啊?沒有人會隻裝99枚啊?那麼那一枚金幣哪裏去了?廚子開始尋找,他找遍了整個房間,又找遍了整個院子,直到筋疲力盡,他才徹底絕望了,心中沮喪到了極點。
他決定從明天起,加倍努力工作,早日掙回一枚金幣,以使他的財富達到100枚金幣。由於晚上找金幣太辛苦,第二天早上他起來得有點晚,情緒也極壞,對妻子和孩子大吼大叫,責怪他們沒有及時叫醒他,影響了他早日掙到一枚金幣這一宏偉目標的實現。他匆匆來到禦膳房,不再像往日那樣興高采烈,既不哼小曲也不吹口哨了,隻是埋頭拚命地幹活,一點也沒有注意到國王正悄悄地觀察著他。
看到廚子心緒變化如此巨大,國王大為不解,得到那麼多的金幣應該欣喜若狂才對啊。他再次詢問宰相。宰相答道:“陛下,這個廚子現在已經正式加入99族奴了。99族奴是這樣一類人:他們擁有很多,但從來不會滿足,於是拚命工作,為了額外的那個‘1’,他們苦苦努力,渴望盡早實現‘100’。原本生活中那麼多值得高興和滿足的事情,因為忽然出現了湊足100的可能性,一切都被打破了。他竭力去追求那個並無實質意義的‘1’,不惜付出失去快樂的代價,這就是99族奴。”
人,隻有一次生命,且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銷蝕,直至消亡。時間的最大特征就是不可逆性,剛剛流失的時光,雖依然鮮活的閃爍在腦海中,卻永不會再回來。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的過客,這個極易使人悲觀的現實便催生出各種不同的人生追求。然而,正是生命的唯一和短暫,所以更要求我們謹慎的去思考,積極的去麵對。對我們每個人來講,既要學會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用感恩的心去生活;又要在工作和學問上永不知足,攀登自己人生的頂峰,這樣的人生才會豐富多彩而無怨無悔。
2.不攀比,才是最後的贏家
攀比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現象,爭職位的高低,爭財富的多少,爭能力的高下等等,可到頭來,人們最終又得到了什麼呢?答案是:爭到了一身煩惱,以及疲倦與痛苦。“攀比”這個詞,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讓人無法忽略。把這兩個字拆開來看,無論是字形還是字義,都挺有意思的。先看攀,解為抓住東西往上爬,也就是說,“攀”字本身就是指的由低往高裏去。從字形上來看,則是一個大人,踮起腳用手在林子裏頭掏鳥窩。再看比,比就相對容易理解了,是比較、仿照的意思。比是兩把匕首合在一起,威力自然要大上一倍。顧名思義,凡是跟高於自己的人去比都會造成不傷人就傷己的後果。
古希臘哲學學會主席不幸辭世,必須要選出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來做他的接班人。當時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最有資格繼任的當然就是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了。然而,結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新上任的哲學學會主席竟然是一個叫做“西格拉底”的人。可是誰都知道那個人隻是一個誇誇其談、不學無術的家夥,他的學識根本就無法和蘇格拉底相比。人們開始紛紛為蘇格拉底感到不平,猜想他知道這個結果後會是如何得苦惱、氣憤,有些人甚至連安慰的話都想好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蘇格拉底隻是淡淡地說:“我壓根就沒想過要得到它,還會有什麼煩惱而言呢?”
在故事中,蘇格拉底一開始就沒有攀比的欲望,所以最終也就沒有失去的痛苦,這一點不正是很多人需要學習的地方嗎?我們必須明白:當你費盡心機地去爭一樣東西時,它往往為你帶來痛苦,而當你對其不屑一顧時,反倒收獲一份平靜與安寧。
社會上,攀比是一種普遍的心態。小孩子愛比誰家裏更富裕,誰的玩具好且多;年輕人愛比誰更闊氣,女朋友漂亮;中年人愛比誰事業有成,孩子有出息;老年人愛比誰身體好,子女孝順。人每天都在攀比,見到什麼都要比上一回,好像跟誰賭氣似的。碰到比贏了的,這心裏就好比悶熱的夏日喝了冰水,從頭爽到腳了;遇到比不過的,那臉就猶如冬日裏的醃黃瓜,連點色相也沒有。不該比的地方卻一個勁兒地拿出來炫耀,結果要麼虛榮心得到滿足,要麼備受打擊,心情低落,實在毫無任何意義。“人比人,氣死人”就是對這種攀比行為的最好詮釋。當然,我們不否認良性的對比,那可以讓人們發現自己的短處,看到別人的長處,然後加以改進,這當然是有益的。但是,一旦良性的對比變成盲目的攀比,就不值得提倡了。
曾看過一個童話故事:
傑克一個人坐在操場上,一隻小燕子飛到了它的眼前。傑克看著它,說:“小燕子,我真羨慕你,你可以扇著翅膀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可是我就不行,我連飛機還沒有坐過。”
小燕子眨了眨眼睛,說:“小男孩,你真是可愛。其實,我根本沒你想象的那麼瀟灑。我要飛之前,我必須先知道自己要去哪裏。有時候,漫無目的地飛令我感到厭倦。這種時候,我就想要有個自己的家,跟你一樣,可以好好休息,妤好睡覺。”
小燕子的話,讓傑克一愣,他反駁道:“小燕子,雖然你說得挺對,可我還是想像你那樣。我夢想有翅膀,可以在藍色的天空飛翔。我不喜歡學校的規定,不喜歡爸爸媽媽給我的規定。我有自己的想法,但他們老是告訴我不可以。所以,我想和你一樣可以自由飛翔。”
小燕子拍了拍翅膀,說:“小男孩,其實你不知道,要是你想成為小燕子,未來會有很多波折等著你。下雨的時候,你隻能躲在樹林裏,草叢中,還得提防周圍的危險。說不定睡覺的時候,會有狡猾的狐狸跳出來咬你一口呢。與其羨慕我,小男孩,你不如想想看,怎樣才能在你的生活裏得到樂趣,怎樣才能讓自己過得快樂?”
傑克著急地說:“這怎麼可能?你知道,我有那麼多的限製,我怎麼可能過得快樂呢?”
小燕子笑了笑說:“正因為如此,你才要找到你的快樂,而不是和我比。在那麼多的規定中找到你自己可以快樂的方式,你才會真的快樂。就像你在這裏看書,你覺得快樂嗎?”
“對啊,”傑克點著頭說,“看書的時候,我就特別快樂,讓我覺得我好像跟書中的人物一起過了個愉快的下午。”
“你看,你不是找到了你的快樂了麼?雖然生活中你有很多限製,你還是可以找到能讓你自己快樂的方式,不是嗎?這樣的快樂才是真實的喔!”
羨慕別人的幸福,以別人的成就作為標杆,這種心態其實每個人都存在。運用得當,它會成為你進步的動力;但如果產生了盲目的情緒,那麼隻會讓自己陷於急躁之中。知識上的攀比無妨,但是如果隻看著別人的物質生活,那麼你一輩子都找不到快樂。
而對於當今社會來說,物質的攀比,遠遠大於知識的攀比,結果導致我們正整天沉浸在痛苦之中,忘了享受自己的幸福生活。如果我們想獲得幸福,那很容易實現;如果我們想比別人更幸福,那就比較難實現。這也正是現實生活中的許多人煩惱和疲憊的根源。所以,我們應當安心享受自己的生活,不和他人攀比,那麼每一天都是充實的、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