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隻有一次,但是對生命的感悟卻因人而異。短短數十載,人這輩子,該怎麼活呢?
人這一輩子,活著是美麗的,盡管有時候活著有許許多多痛苦,但和死亡相比,人活著就是一種幸福,死亡猶如飄零的枯葉,沒有生機,沒有夢想,沒有生存的目標,也無法散發出鮮活的清香,而活著還可以感受溫馨的陽光,編織各種絢麗的夢幻。曾幾何時,煎熬中苦撐度日的我們,不經意間已是雨過天晴,當初那似乎致命的陰霾全都化作了虛無。此時,你就會暗自慶幸“我還活著”!經曆過死亡的洗禮,才知道活著有多麼可貴!不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語人生。
胡適曾說:“生命本身沒有什麼意義,你要能給它什麼意義,它就有什麼意義。與其終日冥想人生有何意義,不如試用此生作點有意義的事。”作家餘華在其小說《活著》的前言中說:“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活在世上,誰不想過上好日子,但是,所謂的好日子不僅僅是物質的,更是精神的。幸福是一種感覺,它源於自己內心的感覺,而並不取決於物質的多寡,很多時候,物質的鏽蝕反倒讓人失去了體檢幸福的觸覺。日本作家池田大作說:“在我們的周圍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況——物質上的富裕反而招致精神上的貧困。”活著有太多的誘惑,我們很容易在眼花繚亂中迷失自己。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出類拔萃的人才,很多想要的東西也不一定能夠得到,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們好好活著。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色,如果你不能成為一棵大樹,就做一叢灌木,如果你不能成為一叢灌木,就做一株小草。隻要你保持了自己的本色,生命同樣絢麗奪目。平凡人的天地不也是有一番絕美的風景嗎?一壺濁酒,幾碟小菜,瓜棚豆下,雞鳴狗叫,兒歡女繞,豈不也是非常快樂嗎?隻有平凡簡單,未必就是誌向不高。許多時候,這遠遠超出不切實際的好高騖遠。有時候,放棄未必意味著失去,或許隻是揮別了曾經的錯誤。
生活本身是很平凡的,其實,幸福也是很平凡的。“決定一個人心情的,不在於環境,而在於心境。”柏拉圖如是說。這個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到處都是存在的陽光,關鍵是,隻有自己豐富才能感知世界的豐富,隻有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間的美好。想到了尼采的一句話:生命敢於承受生命的無意義而不低落消沉,這就是生命的驕傲。
對於生命的理解,見仁見智,本書就從十個方麵來跟大家交流人生的“活法”。
首先,是為什麼而活著?父母生而養之,長大成人,為了吃飽喝足而活,為了給至親盡孝而活,還是生命本該由他原本的意義?命運是不可戰勝的?人上來便是“命中注定”的?到底是人定勝天,還是命裏沒有不強求呢?人活一世,難免經曆苦難,不如意十之八九,怎樣麵對著八九成的人生概率呢?遇到事情,喋喋不休,抱怨不斷,可以解決事情嗎?
其次,這個世界上出了一抹表麵的昏暗,其中的愛和美也不容忽視。親情、友情、愛情,怎樣去珍惜,怎樣去善待,怎樣去體味生命中的美好?
……
如此種種,本書都將一一道來,希望在讀者的閱讀之餘,能夠在掩卷之時會意一笑,對生命有了新的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