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看《伊藍海》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有人說,如果一個了不起的人有一個普通得波瀾不驚的名字,那一定是他的父母從未對自己的孩子有多高的期盼。但,這當然不是一定的。所有存在一定的論斷一定是錯誤的。
比如,世界上還有一種人叫孤兒,他們的父母拋棄了他們或者拋棄了世界,沒有為他們留下一個名字,於是他們的名字就像他們的命運,可以被輕易而隨意地決定。
林羽的名字是一個屠夫取的。在十九年前的那個冬日,屠夫背上刀具去鄰村宰牛。南方的冬天又冷又潮,水汽沾進人的衣服裏,黏在皮膚上,那種徹骨的寒意便揮之不去。屠夫打開門,發現門口躺著一個籃子,籃子已經被雪覆蓋,屠夫把雪摸開,就看到了一張冰冷的紫青色小臉。當時一隻黑色的大鳥從旁邊的林子裏飛出來,掠過屠夫家的屋頂,落下了一根羽毛。溫熱的羽毛落進嬰兒的懷裏,嬰兒的名字就這樣被決定了。對屠夫一家而言,他就像一根從天而降的羽毛,不請自來,但卻溫熱。
屠夫一家原本有兩個人,現在有了三個人的家成為了一個完整的家。屠夫夫婦當時隻有二十出頭,沒有帶孩子的經驗,家裏又不富裕,被這個孩子折騰得苦不堪言。孩子在大雪裏凍了一夜,不知道是不是那時落下的病根,一直體弱多病。為了給孩子買藥,家裏的東西賣掉了大半,四牆之下,根本不像個家,但又確確實實是一個家。如若不是一個家,現在又怎會不像一個家。
好不容易把孩子養到了六歲,到了該要上學的年紀了。屠夫有個發小功名未就,回來當了私塾先生,同意讓林羽去上學而不收他的費用。屠夫感恩不盡,但是私塾在縣城裏,從那窮破偏僻的村子走到縣城至少要半天功夫。
屠夫宰牲畜的技術在方圓百裏小有名氣,願意雇他的人很多。屠夫便開始接遠一些的生意,這樣便能用牛車載兒子一程,有時候能直接載他到縣城,但是大多時候還是會剩下大半的路程讓他走。
盡管如此,少年的林羽上學從未遲到過。甚至有一次,他剛一跑進私塾便脫力暈了過去。換一種說法,他堅持跑到了私塾才暈過去。
小時候的林羽很聰明,先生說過的東西他一遍就能記住,看過的書也是過目不忘,偏偏就是不會作文章。有一次,八歲的林羽頂撞了先生。
先生對他的天才一直抱有大期望,期望自己的學生能取得自己未就的功名。可偏偏這個學生什麼都好,就是文章寫得亂七八糟,而且越寫越不認真。恨鐵不成鋼的先生不由得說了一句:“你這樣可對得起你的爹娘麼?”
林羽當時瞪大了眼睛:“古人書中述講的都是大智慧,我們讀這麼多書,學習了古人的智慧,卻隻用來作幾篇矯揉造作的文章,可對得起古之聖人麼?”先生不悅地道:“等到成就功名,當了大官,自然就有了使用這些大智慧的機會了。”。林羽不服道:“但天下讀書人萬萬千,能中功名的又有幾個?其他那麼多人不是都白讀了?若使那些人強身健體,前往參軍,那我南朝兵力必會壯大幾倍,又哪裏會被北人壓在這一隅之地?”先生無言以對,並以此奇之。
聽到這裏的時候,江夕總感覺怪怪的。想起自己家裏的先生們,都是一個個比牛還固執,被一個小孩子反對,不臉紅脖子粗拿起戒尺打人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