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成功與韓信會合,對據守陳縣的楚軍形成東西夾擊合圍之勢,大敗項羽主力,項羽率殘兵敗將棄城出逃,陳縣縣令利幾開城投降。
陳縣戰敗後,項羽率軍繼續南逃。此時英布已攻占了壽春,項羽無心攻打壽春,立即調轉馬頭,轉向東南方逃跑,據守在城父(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東南邊陲)。
韓信和扶蘇大軍對項羽緊追不舍,英布聞訊也離開壽春,馬不停蹄地前往城父攻打項羽。三路大軍會師於城父。
自範增病死以來,項羽一路潰敗逃竄,兵馬疲倦,糧草匱乏,士氣跌到了低穀。他發現偌大的楚地,現如今竟沒有自己的立錐之地。無處可去了,他一籌莫展,打算咬著牙,死守住城父,希望能夠多少扭轉目前一麵倒的頹勢。
項羽不在經營已久的彭城與秦軍決一死戰,卻逃到這麼一個不經守的城父來死守。結果可想而知,在絕對優勢的兵力和高漲的士氣下,秦軍強攻並血洗了城父,楚軍死傷無數,損失慘重。
人命賤如蟻,乾坤豈是人所能扭轉。項羽最後的一線希望,就像泡沫一樣被無情的刺破,他像喪家犬似的逃離城父,繼續逃至垓下(今安徽省宿州南地區)。
秦軍當然死咬住不放,迅速跟上,將僅剩的十萬楚軍團團包圍於垓下。接下來在垓下發生的一切,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
夜裏,韓信讓秦軍士兵圍坐在篝火旁低聲吟唱楚歌,借此勾起楚軍士兵思鄉之情,動搖和瓦解他們的心理防線。
頓時四麵楚歌。楚軍士兵聽著哀怨的楚歌(騷體的楚辭有種自然的傷感),不禁回想起遠在江東的親人。家中父母祥和的麵容,還有妻兒期盼的眼神曆曆在目,就像電影慢鏡頭似的從腦海裏掠過。楚軍士兵無不淚流滿麵,泣不成聲。
項羽大為驚歎:為什麼楚人這樣多?難道秦軍已經完全占領了楚國的土地?他惶惶然不能入睡,深夜在軍帳裏喝酒消愁。
他一麵喝酒,一邊激昂慷慨地唱起那句千古絕唱:“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然後,醉臥在項羽身旁的愛妾虞姬也起而和唱,成就了一段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虞姬對唱道:“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唱罷,拔劍自刎而死。
“虞姬……”
項羽嚎啕痛哭,見大勢已去,帶著八百騎兵連夜突圍南逃。
第二天天亮,韓信發覺項羽突圍而去,便派灌嬰帶領五千騎兵連追帶趕。
項羽渡過淮河,到陰陵(今安徽省定遠縣西北)迷了路,陷進湖沼地帶,被秦軍追及。項羽領兵且戰且退,退至和縣(今安徽省馬鞍山市)烏江,無路可退,仰天長歎一聲,揮劍自刎於江邊。
這就是在垓下上演的中國曆史上最淒厲、最悲壯的愛情故事,後被無數文人墨客編成戲劇,拍成電影“霸王別姬”,也算是一代梟雄項羽為中華文明所作出的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