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了就是敗了,何必多說?”李左車依舊一臉不屑,卻不由自主地瞅了一眼靠近他的韓信。
這一瞅讓他大吃一驚,打敗二十萬趙軍的秦軍將領竟然如此年輕。讓他更加吃驚的是,這位年青將領顯然完全掌握自己向陳餘獻計的事。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難怪秦軍能夠以少勝多,大敗趙軍。這個秦軍的年青將領看來不簡單啊!李左車在心中暗暗感歎。
“先生的計策讓人萬分佩服。可惜陳餘無才無能,狂妄自大,沒能采納先生的計策,實在可惜了先生。”韓信還是一臉笑容。
頓了一下,他突然凝視著李左車,非常嚴肅又鄭重地道:“各地作亂以來,民不聊生,朝廷發兵平定戰亂順應民意。請先生放心,我軍一定會好好對待趙地的百姓。”
李左車見韓信說得情真意切,心中不免對自己的無禮感到後悔。他立即站起身來,客氣地拱手道:“左車在此,替趙地的百姓先行感謝將軍。”
韓信見李左車開始動搖,馬上趁熱打鐵,試探地道:“不知先生是否願助我一臂之力,平定天下,還太平於民?”
李左車麵帶愧色,道:“難得將軍心懷天下,隻可惜左車乃亂軍之將,不敢言談相助。再說,常言道,敗軍之將不可言勇,亡國之臣不敢語權。左車隻是一個俘虜,實在無德無能助將軍平定天下。”
顯然,他對韓信的態度已經發生一些變化。實際上,不是他不願相助,而是確實認為自己一來是亂軍的將領,二來又是敗軍之將,哪有什麼資格為韓信出謀劃策呢。
“先生此言差矣!”韓信看出了他的顧慮,笑道:“先生應該聽說過百裏奚吧!他在虞國的時候,虞國滅亡了。他去了秦國,秦國卻用了他而稱霸天下。我想,這不是因為他在虞國時愚蠢無用,在秦國時變得才智過人,而是在於國君是否能夠重用他,是否能夠真正虛心采納他的意見。話說回來,假如陳餘當初能夠聽從先生的計策,我想我早已成了階下囚了。”
說畢,恭敬地對李左車拱手躬身道:“先生才智過人,還請先生不吝相助。”
作為一個敗軍之將,竟能得到如此禮遇。李左車內心早已感動,慌忙扶住韓信,道:“隻要將軍不棄,左車願效力左右。”
就這樣,一來二去,李左車答應了相助韓信。
韓信於是向他請教平定燕地的計策,“雖然趙地得以平複,但毗鄰的燕地還在亂軍手中,我軍現在是兵少糧缺,而燕地卻是兵廣糧多,不知如何才能收複燕地?還請先生不吝賜教。”
既然答應相助,就不應保留。李左車謙遜道:“常言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我想即使是犯人的話,聖人也可以有選擇地采納。雖然我所獻的計策,不一定值得將軍采用,但左車願意獻上自己的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