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韓王韓成之死(1 / 2)

特赦令頒布後,各地原為大秦官吏的起亂者大多效仿劉季,主動歸順朝廷,極大地分化了亂軍的勢力。

扶蘇聽取張良的建議,決定留下蒙魁駐守大梁城,其餘人馬立即渡過黃河,與章邯大軍一起夾擊黃河以北的魏王魏豹。

魏軍不堪一擊,魏王魏豹戰死,秦軍收複了黃河以北的魏地。

至此,整個魏地完全處在秦軍的控製之下。秦軍與以楚國項羽為首的舊國亂軍各據半壁江山。

秦軍主要控製著關中,以及黃河兩岸的魏地。亂軍中勢力最大的楚軍則占據著黃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區,還有一部分地區被韓國、齊國舊族勢力所占據。趙國、燕國舊族勢力盤踞在魏國以北地區。

失去了魏地的屏障,秦軍控製的滎陽和大梁形成犄角之勢,直接虎視著楚地。項羽這才後悔自己沒有聽從範增的建言,及時出兵援助劉季。

而與魏、楚兩地相鄰的韓國自然成了秦軍和楚軍相互爭奪的對象。

韓國,地域扁平狹小,像一條毛毛蟲似的依附在關中、魏地和楚地三地之間。韓國的都城是陽翟。

雖然是七大諸侯國中封國較早的國家之一,第一個國君是周武王的兒子,周成王的弟弟,但國土卻是七國之中最小的。

韓國四麵受敵,屢遭他國進犯欺淩,軍事實力一直非常弱小。在戰國爭霸時代,幾乎沒有任何戰績。隻是因為地理位置特殊,是秦國與山東六國中其他國家爭霸的緩衝地,才得以苟延殘存。

在秦國一統天下的大征戰中,韓國積弱難返,韓軍不堪一擊,成為山東六國中第一個被秦軍所滅的諸侯國。

當然,韓國也並非一無是處。韓國的兵器“弩”聞名於天下,有“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一說。韓弩的威力強大,一般能射到八百米之遠,就算是秦國的強弩也難以媲美。韓國也曾以強弓勁弩滅掉了中原傳統古國鄭國,但那是比較久遠的事了。

韓國最為著名的人物要數韓國宗室貴族的韓非。他曾自學老子思想,又拜荀子為老師,兼采商鞅重法、申不害重術、慎到重勢等三家學說之長,發揚法家,集法家思想的大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著有《韓非子》等書。

當時還隻是秦王的趙政讀了韓非所寫的《孤憤》、《五蠹》等書後,曾驚呼“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可見,此人的才華多麼驚天。

後來,趙政趁韓非以韓國使者的身份出使秦國的時候,將其留下來重用。但因李斯妒忌其才華,慘遭李斯害死。

這樣的人物不能為韓國所用,確實是韓國的悲哀。但正印證了我們此前所講的,在那個時代,有才幹的人國家觀念都不強,他們更願意事奉於胸懷大誌,賞識並重用自己的君王。

說回當下的韓國。在項梁複立楚王後不久,韓成跟其他舊國宗室後裔一樣,趁亂在原韓國都城陽翟一帶自立為韓王。

複立後的韓國,軍事實力一樣弱小。但正因為韓地像一塊雞肋,韓軍無足輕重,所以在當年章邯領亡命鐵軍橫掃黃河以南地區的時候,唯獨沒有剿殺韓地的韓成。韓王韓成與中央秦軍一直以來幾乎沒有任何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