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著幾天,秦軍都沒有再到漢軍營前叫陣挑戰,每天都如此平靜地渡過。
漢軍將士越是求戰心切,越是心浮氣躁。將士們每天在營寨內無所事事,百無聊賴,原本高度緊繃的神經慢慢鬆懈了下來。這從漢軍巡邏隊越來越鬆散的隊形就可見一斑。
張良見時機差不多了,立即下令全軍連夜開鍋造飯,第二天一早向漢軍大本營發起全麵進攻。
第二天一大早,連續幾天的平靜,在一陣陣喊殺聲中煙消雲散。秦軍傾巢而出,像一隻蒼隼似的,向獵物發起一波比一波更加猛烈的攻擊。
漢軍並不像獵物一樣驚恐和無措,隻能坐以待斃。他們依托堅固的防禦工事,浴血廝殺,進行頑強的抵抗和反擊。
剛攻進漢軍營寨的秦軍很快就被迫退了出來。戰鬥異常激烈,一直持續到中午時分,秦軍仍然沒能完全攻入漢軍的營帳,雙方逐漸進入了慘烈的拉鋸戰。
漢軍非常頑強,再一次出乎張良的意料,結果很不理想。秦軍殺敵一百,自損八十。除了占據主動,秦軍完全沒有其他任何優勢。
眼見攻陷漢軍無望,張良隻好下令結束這場慘烈的戰鬥。
精疲力竭的秦軍將士撤回營帳的時候,已近黃昏。
第一次正式較量宣告失敗。秦軍損失十分慘重,死傷上萬人,犧牲了兩名將領,比進入魏地以來的所有傷亡人數總和還要多。
漢軍的損失也不相上下。
經此一戰後,鴻溝又恢複了連續幾天的平靜,白蓮花般的雲朵依然在湛藍色的天空中任性地浮動,漫無目的。
看來漢軍將士已做了與鴻溝共存亡的準備,欲與秦軍拚死一搏。張良和扶蘇都意識到強攻完全行不通。
強攻不行,那就隻能智取。
張良下令留在大梁城外的蒙魁佯裝向大梁城發起進攻。他料定這樣一來,劉季會急於讓樊噲分兵來救,秦軍便可以在半路上埋伏截殺樊噲的大軍。
大梁城是一座宏大的都城。城大有城大的好處,但也帶來不少麻煩。漢軍的大部分主力已被調往鴻溝據守,留守大梁城的兵力非常有限,無法做到處處嚴防死守,留下了不少的防禦空白點。
蒙魁抓住這一點,聲東擊西,在多處佯裝同時發動進攻。漢軍疲於奔命,總是顧此失彼,守住了這一頭,另一頭又火燒眉毛。
雖然最終都化險為夷,成功擊退了秦軍的一次次進攻,但一戰下來,漢軍將士個個累得虛脫,無力再戰。
如果秦軍繼續這樣周旋下去,總有一天會成功攻入大梁城,這是毫無疑問的。
當然,攻入大梁城的意義並不大,因為此時在大梁城外的秦軍兵力同樣有限,進入城內,也不見得能夠消滅漢軍,控製整座城。
劉季如坐針氈,憂心忡忡,果然上了張良的當。他不顧陳平的反對,執意讓樊噲從鴻溝分兵回大梁城。(小說《大秦三千年》將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qdread”並關注,速度抓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