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項羽回撤楚地(2 / 2)

這種情況確實比較鮮見。就算是當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舉起義旗,也是假借楚國的名義。

後來,各地紛紛自立的諸侯王,不是原本舊國的王侯,就是王侯的後裔。一個平民百姓自立為王,他還是第一次聽過。

他並不像項羽那樣急於回到楚國,反而對魏豹口中所說的這個劉季多了一份興趣,也就沒有阻住項羽答應魏豹的請求。

有了項羽的這句話,魏豹的情緒總算平複了下來,他耐心向項羽和範增述說劉季奪取大梁城的來龍去脈。

話說,當時章邯大軍席卷楚地,在定陶大敗項梁後,又在臨濟郡大敗了魏王魏豹。好在,章邯沒有繼續發起進攻,而是突然率兵北渡黃河,前往巨鹿與王離大軍一起圍困趙國。

趙國危急。楚懷王令宋義和項羽率兵前去援助。

各國義軍見狀,紛紛發兵前往巨鹿。魏國魏豹也不例外地將手上的大部分兵馬派往巨鹿。

就在這時,在楚、魏兩地交界處的沛縣,一個叫劉季的人因得罪了本縣縣令,而殺死縣令舉旗起事。他迅速壯大自己的隊伍,大力擴張勢力範圍。

因為攝於楚國的威望,劉季不敢向沛地以南的楚地發展,但此時的魏國正是最為薄弱的時候,他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集中全部兵力,圍困大梁城。

大梁城雖說城固牆高,但無奈守兵少得可憐,魏王魏豹最終也沒能抵擋住劉季的猛烈進攻。在大梁城被劉季攻破的時候,魏王魏豹隻好匆匆逃往黃河以北的魏地躲難。

聽魏豹這麼一說,項羽是火冒三丈,大罵道:“劉季這個小人,趁人之危,算什麼英雄好漢。”

以範增的性格,他沒有隨著項羽一起破口大罵,但心中也覺得劉季的做法非常不好。

複辟後的六國,彼此之間雖說沒法避免存在一些矛盾和衝突,但都還能同仇敵愾地對付秦國這個共同的敵人。

各地也常有一些地痞**紛紛起事,但最後不是投靠各諸侯國,就是在窮鄉僻壤占山為王,還沒有發生過奪取諸侯國國都的事。

劉季這樣做明顯帶了一個壞頭,恐怕會破壞目前還算比較團結的反秦局麵。此前,正是因為反秦力量比較團結,暴秦再次掃滅六國的企圖才一直未能實現。

各路起義軍要是紛紛效仿,互相爭鬥廝殺,恐怕六國又會重蹈覆轍,被暴秦逐個消滅。

更讓項羽惱怒的是,劉季竟然是趁魏國派兵與他一起對戰秦軍的時候,奪取了大梁城。他迫不及待,對魏王魏豹信誓旦旦道:“魏王不必擔心,項羽馬上渡過黃河去,幫你奪回大梁城。”

“有將軍這句話,魏豹就放心了。希望項將軍旗開得勝,早日幫魏國奪回大梁。魏豹在此先行謝過將軍。”魏王魏豹又是一通痛哭流涕,將項羽大軍送到了黃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