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將書名改成《大秦三千年》,希望各位繼續關注和支持!
大秦十二年,一個叫大澤鄉的窮鄉僻壤,群山環抱,烏雲蓋頂,瓢潑的雨水不停地傾下,一道道閃電讓黑夜瞬時變成白晝,轟隆隆的驚雷讓整個山坳都在顫抖,仿佛就快要山崩地裂似的。
“不許停!不許停!快給我趕路。”劈劈啪啪的雨聲夾雜著此起彼伏的催促聲中,一行九百人的隊伍正迎著傾盆大雨在山坳間艱難的埋頭前行,領頭的是兩個高頭大馬的年青人,豆大的雨水無情的拍打在他們的臉頰上,留下一條條陣疼的印痕。
這一行九百人的隊伍是從陽城趕去漁陽從軍戍邊的民夫。兩個領頭的年青人一個叫陳勝,另一個叫吳廣,因都長得身強體壯,辦事又精明能幹,便被選作這支隊伍的屯長。
秦軍一直沿用商鞅設的二十級軍功爵製。這個所謂的屯長隻是臨時指定的隊列領隊而已,並不是秦軍的正式軍爵。
一個秦軍士兵隻有在戰場上斬獲敵人正規軍士兵的一個首級,才能獲得一級軍爵公士,並賜田一頃、宅一處和仆人一個。公士斬敵首兩個,可晉一級,獲得二級軍爵上造,再賜田一頃、宅一處和仆人一個。以此類推,依次是簪嫋、不更,均屬士級,擔任士卒,無官職。
接著是大夫級,依次為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大夫擔任屯長,掌管五十士卒;官大夫擔任將,掌管一百士卒;公大夫擔任五百主,掌管五百士卒;公乘擔任二五百主,掌管一千士卒;五大夫擔任大將,掌管士卒不定,多多益善。大夫級的軍官不以斬敵首多少為晉級的條件,而是領全隊人馬出戰獲得勝仗的次數。
再就是卿級,依次分為左庶長、右庶長、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駟馬庶長、大庶長等九個等級,均可擔任大將。
最後是諸侯級,這一級的人寥寥無幾,隻有關內候、徹候兩級,是皇帝對軍功極其卓著的大將賜予的最高獎勵,小者食五六百戶,大者食萬戶,就是所謂的萬戶候。
突然,又是一聲驚雷,又是一道閃電劃過長空,路旁的一顆大樹應聲被劈開,發出微弱的吱吱聲,燃起了一小撮火花,但很快就被鋪天蓋地的雨水吞噬。
“袁大人,雨勢實在是太大了,還是讓大夥找個遮雨的地方歇歇吧!大夥已經沒日沒夜地趕了三天的路,實在是走不動了!”領頭的一個年青人緊貼著一個黑臉牛眸的士兵,扯開嗓門喊道。
“不行。要是耽誤了行程,你陳勝能擔當得起嗎?”袁姓士兵直搖頭,黑臉襯著一對如牛眸般怒氣衝衝的大眼瞳。
“大人……”那個叫陳勝的年青人還是不依不饒地乞求道。這個叫陳勝的年青人,雖然長得人高馬大,卻有著一副秀氣的瓜子臉,賊溜溜的小眼睛咕嚕咕嚕亂轉,看起來顯得非常精靈能幹。
“別嚷嚷了,要是耽誤了行程,我們都得殺頭。明白嗎?”袁姓士兵顯然被惹怒了,未等陳勝的話音落下,就直接將他一腳踹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