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我遇見了某個姓名(1 / 3)

004.

與阿水短暫的小敘後,似乎一步步踏上了多年前一起約定的那樣,畢業後,我們一定要回到故鄉的小巷,踩著星光,爬上那遙指最高的山崗,看著我們的遠方,等待著朝陽出來的那一刻,然後相約一群人一起去流浪。

當你有一天發覺自己早已畢業,你會記不清青春還剩多少歲月,有時是時光麻木,有時是如風而逝,隨遇而安,我不曾想過,匆匆的腳步,甚至忘了自己的姓名。

不知道是否有著同樣經曆的人也有著同樣的心情。2014年,我們不約而同又回到了青春記憶最深的地方,大學校園。

我獨自走在熟悉的林道,校園擴建後麵貌煥然一新,也不再是當初那樣荒涼,我不否認自己曾經念過三年大學的地方,在全國大學排行榜上是600多的注目數字,自己像瘋狗一樣天天吐槽她,心裏也隨大眾一樣一度指責過她的荒涼,看不起她。後來明白,與其指責給自己留下來的地方,不如說錯的是當年的渺茫,然而有一天,我們又重返校園的時候,心中卻又以她而念想。

我塞著耳機,雙手習慣的插在褲包裏,眼鏡下的黑眼球,印著藍天,抬頭看去,臉頰邊貼著一陣陣微風,這是秋城不變的笑容,我來時,校園裏多了學弟學妹,就像自己曾也是這校園的新血液一樣,把腳步放慢,沿著校園林道上的一條黃色分割線一圈一圈的繞著校園,這是安倫那些年常幹的事,把孤獨的身影置身於陣陣冷風中,在沒有月隻有泛黃路燈下隻身的夜行走,耳朵裏聽著音樂,一首歌。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走了許久,腳感到微微的痛,我準備尋一處亭台歇腳,剛好走到省耕路,在前一點,有一排座椅,像是小孩子容易滿足時的那樣,安倫大步朝前走去。

這個背影怎麼這麼熟悉,他是…

“翰哥”

安倫把腳步停在他的麵前,口裏不由自主的叫出一聲,是他,明城公寓506的翰哥。

“安倫,是你啊,這麼巧,好久不見,沒想到又在這碰到你,畢業後就各奔東西,電話聯係都斷了,加上QQ動態又未曾見有你們的消息,想找大家聚聚還真不容易”

“其實,你我都一樣,融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的我們,為了前程和事業,為了生活和家庭,為了匆忙而忘記了青春理想,也就忘了追逐自己的夢想和遠方,匆匆忙忙的腳步,鋒芒畢露的生活節奏,哪還有時間泡在手機上和電腦前,自然也失去了大學那會的瘋狂。幹著刷動態、看新聞、逛淘寶、亂吐槽、惡搞惡炒的事。”

“還有,畢業後,你回家鄉當了中學老師,遊小灰回成都做起了他的保險銷售業務,成了白領。小六聽說自己創業成了老板,守著在讀大學的女朋友,家鄉女郎。楓老四和康永最早結了婚,三妹還是一樣調皮,隻有我這個報社記者加自由網絡寫手成了到處流浪的無業遊民,人生啊,還真是30年河東30年河西的奔波。”

話畢,看著凝視前方雨後掛著露珠的木棉花枝頭的翰哥,此刻已陷入深思和沉默。

“對了翰哥,你今天回來是有什麼事麼嗎?”

“為了她”

“為了她?難道……”

作為明城公寓506的舍友們來說,沒有誰不知道這個叫做楊洋的女孩。一頭纖紅染的燙卷,帶著一副黑眼鏡,有著黔籍的她,和她的名字一樣洋氣,我和她是大學娛樂圈裏的好聚頭,唐僧組合,我當然記得她,老是叫我猴子的女孩。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翰哥關注上的她。

大二那年,由我們寢室的六人,女生中有三妹、東子寒、楊洋、錦錦、荏苒、二七哥、師弟13人組合成的大學驢友團。一群瘋狂年輕人的組合,幹著說走就走的旅遊。在這個驢友團裏,我們按年齡大小稱呼,翰哥最大,會照顧人,楊洋最小,總是需要大夥疼,我們就稱她小不點。每次旅遊,我們都是大夥一起出行,俗話說:“山窮水盡之時患難見真情,在路上才能享受路上的感覺,也是每一次出行的相互關心照顧給予了我們這個團體不一樣的深厚感情。

六月,驢友團又出發了,準備騎車去秋城的荷花池,在那野炊,正值荷花盛開的時節,十裏荷花,百裏方塘,千裏風光,朵朵荷花,出水芙蓉的笑著綻放,走在荷花塘的觀景道上,仿佛處在一種仙境中滌蕩著心靈,陶冶著這群狂放不羈的年輕人。

荷花池一行,我們都是騎著自行車,13人一排,占據了環城公路的半邊,惹得一路上各類車的鳴笛聲叫個不停,小不點的自行車矮小有些笨重,所以在來回的路上她老是被大夥甩在隊伍後麵。

“小不點,快點跟上,太陽要落山了,趕不回去今晚我們就要露宿街頭了。”

“知道了”

這時候,翰哥總會找理由貓到隊伍的最後,跟著小不點的節奏,自然而然大夥也習慣他們的關係。一起上課、一起吃飯、一起逛街。直到有一天,他倆確定了男女朋友的關係之後,我們並不覺得奇怪或者來的快,因為一般故事情節都是這麼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