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賜名天祭壇(1 / 3)

天祭壇在天湖南岸,高八丈,分上中下三層,每層都由三十六根黑色鐵石大柱支撐,成圓桶型,八十一級鐵石台階直通壇頂。每二十七級台階處皆有入口,通入祭壇之中。壇頂是一個方圓二十八丈的平台,也是用於祭祠的地方。從壇頂上極目遠眺,方圓十裏範圍內的景物,盡收眼底。祭壇中心有一個三人高,占地八丈的巨鼎。巨鼎不知用什麼器物打造,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著淡淡的青光,鼎身由四根一人高兩人粗的巨柱支撐,鼎身上刻滿了各種上古神獸和不知名的符號,隱隱有無數雷紋暗伏於鼎身上。鼎上有兩隻半人高的鼎耳,鼎耳上刻有兩隻青虎,做撲人狀。整隻鼎氣魄沉雄,器形凝重,紋飾華美,莊嚴古樸。淡紫色的火焰從鼎身中緩緩冒出,散發出柔和的熱量。在祭壇周圍的正東、正南、正西、正北四方,有四隻上古神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雕像,雕像和巨鼎一樣不知是什麼器物打造,散發著同樣的青光,。每個雕像都有兩人高,四隻上古神獸的雕像,栩栩如生好似活著一般,又好似要掙脫束縛,怒視四方。

巨鼎正前方,麵南背北處,站著一位長者。身上穿著一件暗褐色及地長袍,看不見他的腿腳。袍上有一頂與袍身相連的帽子,遮住了他的頭部,整件長袍上沒有任何裝飾。他好像很怕冷似的,雙手交叉袖中,橫在胸前。臉部被一塊暗褐色方巾遮住,全身上下隻能看見兩隻眼睛。那雙眼,看上去沒有一點光澤,深遂的像夜空中的烏雲。在他的雙手下方站著八位與他穿戴一樣的長者,隻是這八位長者穿的是暗灰色長袍,似乎地位比他要低一點。他的正前方是由壇底通往壇頂的八十一級鐵石台階。此時他正在等待郭潤民一家的到來。

郭潤民懷著不安的心情,趕著馬車向前走著,這一路上他在不斷的思考著,不知道大祭祠找他所為何事。正思考著該如何應對時,前方響起了七叔那恭敬的聲音:“族長,郭潤民一家已經到了”。郭潤民隨聲望去,隻見身材高大的族長頭上係著一根莽筋,紮住長發,身穿一身白色短衫,腰間紮一條棕色腰帶,腿上穿一條白色長褲,腳穿一雙豹靴,威武的站在台階下方。族長看了一眼郭潤民,慈祥的說道:“孩子,隨我來吧,大祭祠想見你”。郭潤民應了一聲和妻子隨著族長向台階上方走去。望著族長那寬闊的背影,郭潤民心底升起了一絲暖意,這曾經把自己養大,教自己做人,培養自己成人的族長,是如此的親切。郭潤民本是孤兒,從小被族長收養,早已把族長當成了自己的父親。

“族長,您知道大祭祠找我有什麼事嗎?”。郭潤民恭敬的問道。

白鶴族長轉過身望著郭潤民,思索了一會道:“可能是剛才的天相吧,我也不知道這與你一家有什麼關係。走吧上去問問大祭祠就知道了”。

“嗯,好吧”郭潤民應道。

隨著一級級台階的上升,羅素貞的心也漸漸緊張起來,她依著郭潤民的身體,輕輕的問道:“潤民,我總覺的心慌,不會有什麼事吧”。

郭潤民扶了一下妻子的肩膀,柔聲道:“有族長在,應該不會有事的,放心吧”。

當走到台階的盡頭時,白鶴族長轉過身對郭潤民道:“潤民,你們夫妻倆在這等一下,我去向大祭祠稟告一下”。說完族長向大祭祠的方向大步走去。白鶴族長走到離大祭祠三丈遠的地方停下來,躬身道:“大祭祠,潤民他們來了,不知道您有什麼吩咐”。

大祭祠蒼老而又沙啞的聲音從褐色的麵巾下傳出:“白鶴族長,天相轉變後我卜了一卦,卦象為乾卦用九,見群龍無首,乃是吉相也。但沒過多久卦相突然發生了變化,由乾卦用九轉為了坤卦上六,也就是說,吉相之外會有血光之災,我活了幾百年還是第一次見變卦,而這血光之災就來自潤民一家,不知道這對他們是好是壞,你去把潤民他們帶來吧,讓我看看有什麼不利之處,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