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勢自古以來,上朝為二,北為帝國,南為天朝。而此時,科技發展,世間又現三地,東方諸國,南宗,及極西盟國。
本書則以記傳體記錄主人公經曆,從西涼邦國起步,與其餘小邦作戰,而後西涼為帝國所破,乃知自己身世,回帝都後的一係列遭遇,以及後來的一係列遭遇。
天朝,主要國家,君主專製,皇帝的兒子是親王,親王庶子是郡王,郡王庶子是國公,國公之子是郡公,郡公之子是縣公,再往後是鄉公,再往後不入宗籍,即不再作為皇族。各支皇族俸祿以領地稅收百分之三十為準,也就是說,如果領主親政,治理有方,稅收就會增加,相應的,領主本人的收入也會增加,避免了皇室剝削百姓的情況。而皇室成員皆代表天家威嚴,故而受審不入朝堂,而是由宗人府代審,大理寺監審,刑部校正。宗人府由現世庶長子繼承大宗正,而由最長者任左右宗正,皇室中德行較高的親王任輔正長老,共八名,由皇室青年構成宗人府執法隊行執法令。法令必由左右宗正草擬,遞交皇帝及大宗正審核通過,再由輔政長老議論是否可行。
外籍封王者,傳一代為公,而公候伯子男三傳後去封,王為郡王,公為國公。俸祿為領地稅收的百分之二十。
官僚體製:於建極殿,文華殿,文淵閣,尚寶閣,東閣分設大學士,正四品。
設禮,吏,兵,刑,戶,工六部,監管天下事。每部,正一品尚書一名,從一品一侍郎兩名,正四品主事四名,正七品給事中一名。
下屬各司,從三品郎中一名,正五品員外郎兩名,吏員視司職定。
另有尉衛,鴻臚寺,大理寺,國子監,宗人府,欽天監六院,主職為從一品,以此每級比六部低一品。
地方官員,共設山河,南嶺,海津,邑都,興慶,北嶺,南彊,諸島九從一品總督,以下為正二品巡撫,再下為從二品使者,再下為正三品各道,再下為正四品各府,再下為正五品各州,再下為七品縣令。
軍職,設五軍都督府,置從一品都督五名,以下為正二品各鎮總兵官,,再下為正四品參將,再下為各衛正五品指揮使,再下為名所正六品千戶,再下為正七品百戶。
帝國為封建貴族共和製。帝國皇帝由皇室各支族長推出君主侯選人,再通過全部由王公構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最終判決定出
君主,即位為帝國皇帝,因全國土地有限,王僅五位,即內府王,外政王,靠山王,常務王,商王,每王領五公。內府王領五公,均為宗室可調和矛盾,內府王亦為皇室首齡。
外政王領外姓五公,為皇室統禦外姓諸族之人。
靠山王為皇室統治軍隊之人,常務王為皇室行政之人,商王為控製經濟之人。
每王領五公,每公領五候,以下如此。
角色
尺言:有的時候他像一塊枯木一樣靜靜的坐在草地上,眼裏滿是孤獨時的落寞以及深深的疲倦,實在是心疼,卻又不知道該怎麼安慰。其實我很懷念當年在西涼的時光,很清苦,卻有說不盡的幸福。——莫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