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個好性的,聽說家裏教養的好呢。不驕不躁的,讓人看著就舒心。”孫梁氏也誇耀著,剛誇完就哎呦一聲。
“怎麼?二嫂?”
“這可怎麼好?左腳麵縫在右腳底上了!”
“哈哈,哈哈。”
姑嫂笑的正歡的時候,街門開了,孫大娘領著三個三子回來。穿著蓑衣,手裏拿著罐子。原來她帶著三個孫子撿知了猴去了。
孫大娘把孩子送到堂屋,脫了蓑衣來到裏屋說道“時節過了,找了沒幾隻。嫚子,中午你炒了。”
“嗯。娘你先坐坐,我給您和兩位嫂子倒杯茶去。”
孫家兩位媳婦在婆婆進門時候,就起身,一個給婆婆掛蓑衣,一個給婆婆整理衣服。
“你們也別忙活我了,趕緊手裏的活計。還有半個月就開始秋收了。”
聽到婆婆的吩咐,兩個連忙點頭。雖然婆婆不讓她們立規矩,但是自己卻不能狂妄了。
---------------------------------------------------------------------------------------
雨還是稀稀拉拉的下著,方奎帶著琴子打著油紙傘走到徐文清的墨香齋,看看有無新書,最近他迷上了才子佳人故事書。
剛進門,就看到徐文清正在和一人說話,他不由得停住了腳步沒有上樓,而是坐在了一旁,聽他們說什麼。
“劉同窗,這傘可是上京那邊貴婦用得花油紙傘,你選的可是海棠壓梨花的。比別的偏貴兩角銀子。”
劉乾坤看這裏手裏的傘,小巧,精致送個品簫正好。如此,細雨、微風、美人再加上這柄粉色的雨傘,可就有意境作詩了。
“好,就要這個。”劉乾坤全部心思都在那柄傘上,根本就沒看到坐在大廳裏聽他們說話的方奎。
劉乾坤匆匆的付錢,雨傘也舍不得撐開,快步往家奔去。
“二哥,果然還是買賣上有天分。那小傘那裏就貴了?”
“哈哈,逗他玩呢。對了,怎麼有空來了?”
“閑得慌,出來逛逛,找書看看。”方奎不緊不慢的說道。
徐文清笑了笑說“走,到二樓。你就是心想事成,美得吧?”
坐在二樓包間,琴子幫兩位爺把茶幾和椅子擺在窗邊,然後讓人上了一戶毛尖,退了出去,自己到大廳裏找書看去了。
“也就是你下雨天也出門,我都不出去,粘嘰嘰的。”
方奎搖了搖手中的折扇,品了一口茶,才斯文的說“二哥,把你親個私藏的兩把宮油紙傘均一把給我?”
“什麼,你怎麼知道的?再說了,你家的還少了?”徐文清笑著說。
“我家的沒有那小橋流水人家。倒是有牡丹詩會的,要不我們換?”
“行,擊掌!這就換。”徐文清得了便宜趕緊的答應。那牡丹詩會可是上上品。
等兩人交換了,徐文清說道“幹嘛要換?這不讓我占便宜麼?”
方奎沒有說話,而是讓琴子磨墨,撐開油紙傘,扶穩,在空隙裏龍飛鳳舞的寫到“桃花綠柳攜手歸
小橋溪水相伴隨
霧色蒙蒙靜無聲
萬物蘇醒竟相爭
”
“好詩好字!還說你學問不及我?比我強個百倍。”徐文清不吝嗇的誇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