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九月秋高氣爽,閩南海邊的一處小島上,一個穿著運動衫的身影正跑步前進。
朝陽冉冉升起,把天邊的雲霞映的通紅。遠處海邊大小漁船的馬達聲輕輕傳來,和著早晨的秋風拂過枝條的聲音,還有早起的鳥兒清脆的鳴叫聲,與島上漁民打網聲、吆喝聲交織在一起,在這寧靜的海島上交織成最幽美的音樂。
紅彤彤的朝陽終於從海邊跳了出來,清晨的陽光灑在人們身上。清風徐來,吹散人們臉上最後一絲睡意。跑步的身影在一處空地上停下,麵對朝陽做著深呼吸,似乎要將朝氣全部吸入體內似的。這個身影的主人長相普通,但是身體勻稱,皮膚略黑,一米七五的個子不算高也不算矮,一張大眾臉讓人轉眼就毫無印象。唯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眼睛,明亮、炯炯有神。
“呼~~”輕輕吐出一口氣,這個人開始做著各種負重訓練。若有人在這裏看到,定會驚掉下巴,實在是這個人的力量有些超乎想象了。隻見此人紮著馬步,兩手各托著一塊百來斤重的石頭,左手托於腹前,右手平伸,下一刻左手伸出,右手收回。手臂肌肉並沒有誇張虯結,隻能看到一些正常的肌肉收縮。似乎單手負重百斤對他來說還是小意思。陡的一聲輕喝聲響起,緊接著“砰”的一聲。兩塊石頭撞在一起,碎成數塊。這力量有些驚世駭俗了!無法想象,在這個看似普通的身體裏竟然能爆發出如此大的力量。
這個人叫嶽楊,出生在一個普通的漁村家庭。父親是個鄉村醫生,母親是個氣質溫婉的家庭主婦。外表看似二十四五歲的年輕人,實際上他是個典型的80後。少年嶽楊比較叛逆,高考的時候讓父親很失望。並不是考的不好,而是父親希望他報考醫科大學,他卻報了當時比較熱門的軟件專業,這讓他父親耿耿於懷。也是當年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全國重點學校--鷺城大學,在小小的海島上風光了一把,這才讓他逃過父親的責罵。
大學的環境還是比較輕鬆的,嶽楊進了大學之後便如同出了籠子的鳥兒一般失去了約束。
2002年網絡開始逐漸普及,各種網絡行業紛紛崛起。嶽楊在那時候開始迷上了網遊,以至於學業差點荒廢。幸虧嶽楊還算有點自製能力,沉迷網遊的同時還記得不能掛科,考試前還能抽些時間臨時抱佛腳,總算60分萬歲過關。走出校門的嶽楊還是沒從網遊上回過神來,總想進入網遊行業工作。遺憾的是,投了幾份簡曆還是如同泥牛入海毫無音訊。這些年來,倒是做了不少工作,做過一線操作工,做過網管,做過推銷員,還客串過水電工,甚至還和社會上的混混廝混了一段時間。但是收入還是處於餓不死撐不著的水平。
剛過而立之年的嶽楊終於在父親的聖旨之下回到了海島。無所事事的嶽楊在家偶爾翻翻父親平時經常看的中醫書籍。就在半個月前,嶽楊感覺自己的腹部丹田處莫名其妙多了一股熱氣,這股熱氣讓嶽楊感覺很舒服。
體內多了這股熱氣,嶽楊的感官世界完全變了。頭腦異常的清晰,而且他能感覺到空氣中充滿著“靈氣”,而且“靈氣”無時無刻的被他的身體吸收,讓他身體一天比一天好,力氣一天比一天大,到現在嶽楊也不知道自己的力量到了什麼地步。
“臭小子,當初讓你學醫你不肯,這些年你在外麵混出什麼名堂了?”一家人正在吃著早餐,嶽楊的父親瞪著嶽楊道。天下父母誰不是望子成龍?嶽楊的父親也希望嶽楊能有一番成就,時隔多年,他對當年嶽楊不報考醫科大學還是耿耿於懷。嶽楊的父親叫嶽致遠,改革開放初期以小學畢業的文化程度自學中醫成才,開了間診所。醫術頗為了得,在村子裏有相當的威望。子承父業一直都是他對兒子的期望。
“爸,不是我不肯,實在是我一看到那些藥名就頭暈,一看醫書我就犯困,那些藥書在我這裏就跟催眠藥差不多,沒看一會我就直犯困。我根本就不是學醫的料嘛!”嶽楊辯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