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麵見馮國璋(2 / 3)

倒是江南各省都是非常不安,地方督撫們對於這樣一隻強軍名正言順的坐鎮南京,誰敢不心存戒備?南方新軍除了趙忠強的浙軍,其他部隊在軟硬件上都不如北洋軍,心裏沒有底。隻有在暗地裏有了比較充足地財源,並在比利時赫斯塔爾公司以及一些歐洲大軍火公司地合作中在1908年底有了一條自己的軍火生產線地趙忠強,才有底氣不懼怕北洋軍。

在趙忠強的理念裏,對付國內軍隊,隻要秉承“大量機槍配備,火炮高密度覆蓋”的準則,即便是所謂的亞洲一流陸軍北洋軍,又算什麼東西?如今他已經初步在杭州和紹興兩地建立起了自己的軍火公司,由1908年9月歸國的陳宏智擔任總設計師,十多名被高薪吸引而來的外國技師以及陳宏智帶出的第一批徒弟為輔,上馬生產三個月,由於原料的供應暫時跟不上,隻生產出能配備一個營的槍炮裝備,以重量有所減輕的改裝版馬克沁、改裝版毛瑟以及輕型迫擊炮為主要配備,其火力經過對比和測試,是同時期德國的第一等陸軍兵團在相等的兵力下總量的一點三倍,隻要解決火藥和子彈的供應問題,對於國內這些火力對比和裝備精良度遠不如己的軍隊,他趙爺怕個鳥?

陳宏智對於自己終於有用武之地而對趙忠強產生了無比的敬佩和感激之心,因此這次回國帶來幾樣經過勃郎寧大師指點後自己親手研發出來的強力武器,分別是:射程和精確度以及後坐力的綜合指數極為優秀的步槍,射程可能是當今世界步槍之最地原始版狙擊步槍。氣冷式便攜輕機槍以及殺傷力驚人的大型重炮。這四種武器都還有待最後的完善,而陳宏智也擔心自己的成果會引起歐洲軍方的注意,所以在把其他沒有完成學業的學徒們安置妥當後就帶人回國了。他在歐洲快三年,已經在槍械製造界有了相當的名氣,是勃郎寧親口承認地得意弟子,為赫斯塔爾公司設計出不少優秀武器之外,也幫助公司在中國開辟了市場。被稱為“中國的小勃郎寧”。如今回國,自然為趙忠強增強了一枚重重地砝碼。從此他的士兵可以保持比其他軍隊更先進更優秀的武器,這對於戰爭的勝利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

當然,軍官和士兵的素質、參謀製度的完善以及諜報係統地健全也是戰爭勝利的重要因素。隻是如今攤子太小,雖然已經打下基礎,有了一大批可用的青年軍官,新軍士兵的訓練也是極為嚴格和科學化,情報係統在和黑道勢力的結合下有了雛形。但趙忠強還要麵對一大堆問題需要解決,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軍隊的實戰鍛煉,否則怎麼可能在將來中日決戰的時候擁有一隻強大地虎賁之師和凶悍的日軍抗衡?

馮國璋和北洋第五鎮的到來,恰恰可能就是一個契機。趙忠強和麾下謀士們都無法清晰的揣度出未來的走向,所以趙忠強決定親自去南京拜見怎麼說也算是頂頭上司的馮國璋。

此時已經是1909年地2月,國內形勢正是一片詭異的平靜,年初載灃一上台就為了收回權力以及為其被袁世凱出賣的兄長光緒帝報複,將袁世凱開缺。趕回河南項城老家“養病”。北洋內部頓時暗潮洶湧,原本應該由於被袁世凱多番提拔重用、雖身受清廷重用卻依然對袁世凱忠心耿耿並不斷和袁世凱通風報信的馮國璋,其心思也被慈禧的最後一紙命令徹底的給改變了。能夠出任兩江總督,雖然四省的軍隊都不聽他的,但是手上卻有從山東帶來的自己親手練出來的第五鎮強軍,這就等於是一方諸侯了。豈不比窩在袁世凱手底下要強得多?不單是他,其他人也或多或少地動了心思,不過在袁世凱地積威之下卻不敢表lou出來,在袁世凱暫時被罷免一切職務後也沒有絲毫和袁世凱劃清界線的表示。他們都是老狐狸了,跟隨袁世凱多年,豈會不知道他地厲害?馮國璋有聖旨,在北洋軍裏也有很高的地位,所以他敢就這麼帶著一萬多人上任,等於是和袁世凱決裂了,其他人卻暫時沒這個膽子和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