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再生型經濟(1 / 1)

——從優化配置到優化再生的經濟學

陳世清 編著

創新決定企業的研發水平和產品創新能力,決定企業經營活動創造的價值。在企業研發—采購—生產—銷售—客戶服務的經營價值鏈中,創新處於經營價值鏈的最高端,是具有決定意義的環節,是控製其它環節的基礎。

經濟學不僅僅是資源優化配置的學說,而是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的學說。優化配置是手段,優化再生是目的。再生經濟是知識經濟的核心內涵,是知識經濟的主要形態,是經濟學範式轉換的經濟基礎。

企業要延長其生命周期,必須進行再生經營。一個社會要可持續發展,必須進行再生經濟。創新之所以是民族的靈魂,就因為隻有創新才能再生,隻有再生經濟才能使社會可持續發展。

再生型經濟是由作者在第一個中國人自己創立的管理學體係《綠色經濟叢書》和中國第一個原創性經濟學體係《對稱經濟學》叢書中提出來的新的經濟理論。再生,既包括自然資源的再生,也包括社會資源、組織資源、思維資源、文化資源的再生。把再生僅僅理解為自然資源的再生,再生技術僅僅理解為節能技術、潔淨技術、無害技術、循環技術、抗災技術、綜合利用技術,再生經濟僅僅理解為循環經濟、節約型經濟,是用工業經濟的思維方式來定位知識經濟、再生經濟。

配置型經濟與再生型經濟,既是兩個性質根本不同的經濟學範式,也是兩個性質根本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GDP增長模式屬於配置經濟模式,GDP增長觀屬於配置經濟學範式;隻有再生經濟才體現生產力發展,隻有再生經濟觀才是對稱經濟發展觀。因此,配置型經濟與再生型經濟,是GDP增長觀與對稱經濟發展觀的本質區別。在對稱經濟發展觀看來,隻有再生經濟學範式與再生經濟模式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怎樣開發國內市場、怎樣提高老百姓消費能力、怎樣藏富於民等問題。而改善企業的經營環境,最根本的,也就是變配置型經營環境為再生型經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