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追求成功的渴望,也有很多人都還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披荊斬棘,不斷前行。成功再人們眼中是一種美好的東西,但是追去它的過程卻不怎麼美好,甚至充滿了困難和危險。但是人們仍然抵擋不住成功的美麗光芒對自己的吸引。

確實,成功很誘人,成功之後的耀目也吸引著千百人的目光。因此成功被高高地捧到天上,似乎成功是遙不可及的事情。然而,其實每個人身體之中都有能夠獲得成功的基因。隻要你能夠喚醒它,相信你離成功就不遠了。

1965年,一位韓國學生到劍橋大學主修心理學。在喝下午茶的時候,他常到學校的咖啡廳或茶座聽一些成功人士聊天。這些成功人士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某一些領域的學術權威和一些創造了經濟神話的人,這些人幽默風趣,舉重若輕,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順理成章。時間長了,他發現,在國內時,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騙了。那些人為了讓正在創業的人知難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創業艱辛誇大了,也就是說,他們在用自己的成功經曆嚇唬那些還沒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為心理係的學生,他認為很有必要對韓國成功人士的心態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難》作為畢業論文,提交給現代經濟心理學的創始人威爾;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讀後,大為驚喜,他認為這是個新發現,這種現象雖然在東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還沒有一個人大膽地提出來並加以研究。驚喜之餘,他寫信給他的劍橋校友當時正坐在韓國政壇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樸正熙。他在信中說,“我不敢說這部著作對你有多大的幫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個政令都能產生震動。”

後來這本書果然伴隨著韓國的經濟起飛了。這本書鼓舞了許多人,因為他們從一個新的角度告訴人們,成功與“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三更燈火五更雞”、“頭懸梁,錐刺股”沒有必然的聯係。隻要你對某一事業感興趣,長久地堅持下去就會成功,因為上帝賦予你的時間和智慧夠你圓滿做完一件事情。後來,這位青年也獲得了成功,他成了韓國泛業汽車公司的總裁。

成功就蘊藏在你的生活中,成功的機遇就在你的身邊徘徊。你要做的就是調整自己的狀態,讓自己成為一個善於發現機遇和善於利用機遇的人。

其實說白了,成功就是不要失敗。因此換個角度想想,獲得成功就是避免失敗。在崇尚成功的時代,人們往往對那英雄式的成功者頂禮膜拜,而卻無視那成功者腳下的無數失敗者。因為在某種意義上隻有成功了才會被值得被關注,隻有成功了,才具有了繼續下去的資本,似乎總是那些成功的經驗才值得被重視與傳承。而實際上取得成功固然值得追求,但從另一個方麵來說避免失敗也是需要我們學習的一種能力。很多的時候知道避免失敗與知道如何取得成功同樣重要重要。所以在追逐成功的過程中也總結學習一下如何避免失敗吧。

成功其實來源於很多細節,細節決定成敗。因此,如平時的工作生活中,如果能夠關注細節,就能夠比較容易的獲得成功。很多人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卻忘記了未來是由當下的日子積累而成的。因此想要獲得美好的未來,就應該活在當下,從基礎做起,一點一滴地積累起你的幸福。

我們不認為成功有何捷徑,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沒有任何取巧的可能。但是成功也並不是遙不可及的,隻要做好自己能做的,就是不斷再想成功邁進。我們期望在別人成功的故事裏,能夠幫助你發現屬於自己的成功道路,獲得最後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