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1章 癌症病人能不能吃雞?(1 / 1)

在一些癌症病人之間有一種傳說,癌症病人不能吃雞,甚至雞蛋也不能吃。許多人認為老母雞之類富有營養的食品是所謂“發物”,病人吃了會使腫瘤發展,或促使腫瘤複發。

其實這種當心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所謂“發物”,應當是指一些能引起過敏性疾病的致敏物或者是會引起疾病再發的食物,如有人吃了蟹、蝦等,會發生蕁麻疹,這是個別人對某種高蛋白質食物過敏反應所引起的。

至於癌症,現在尚未發現與“發物”有必然的聯係。相反,腫瘤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由於癌細胞異常而迅速的增殖,以及癌瘤對人體組織的破壞,致使患者營養消耗增多。因此,他們對於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量較正常人為高。

現已證明:人和動物營養不足,長期攝入低蛋白質、低維生素以及缺乏各種微量元素的飲食,會使機體的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某些組織發生腫瘤的機會或有可能使癌症病情加重。有的癌症患者實際上是死於營養不良,而不是死於癌症。缺乏維生素A的動物,容易被化學致癌物質誘發腫瘤,而維生素C、E則有抑製某些腫瘤形成的作用。

癌症病人,由於癌細胞對機體的損害,可導致生理功能的紊亂;由於腫瘤毒素的作用,會引起機體代謝的改變;由於消化係統的腫瘤更易引起消化器官生理功能障礙,加上各種抗癌治療措施也會出現營養障礙,如手術治療有時可造成吸收不良,維生素缺乏及電解質紊亂;頭頸部放療可引起食欲下降,味覺失靈;腹部放療可損傷胃腸道正常功能,造成腹瀉;化療藥引起惡心、嘔吐、味覺異常等。這就表明改善營養狀況應該是癌症綜合治療與康複的重要措施之一。

如果再盲目地把許多對身體必需的營養物質視為“發物”,想吃而又不敢吃,勢必加重病人的營養不良,使機體抵抗力大大下降,這不僅極易發生各種並發症,而且也妨礙各種抗癌治療的進行,直接影響療效與康複。何況任何動物類高蛋白食物,都是經過胃腸道的消化、分解成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而被吸收,不難理解吃雞後,不是“雞的成分”被吸收,所以腫瘤病人無須忌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