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春節,在回老家的高速公路上我不幸遭遇車禍,頭部發生重度腦震蕩,已到中年的我麵臨人生中一次重大抉擇:
是按照預定計劃繼續考博、讀博,還是放棄?放棄對於已有高級職稱的我似乎沒有太大的損失,但經不起博士學位的誘惑和對更新知識的渴望,我最終還是踏上了考博、讀博的“征程”。
這是人生對我的挑戰!為了保持良好的體力和旺盛的精力,我堅持體育鍛煉並盡量增加營養,唯恐堅持不到最後。而如今,我終於讀完了所有專業課程,並完成了這篇博士論文。經過這幾年的磨煉,我的專業知識有了更多的積累,學習研究能力有了顯著提高,對社會、對人生也有了更深刻地理解。
隨著研究的深入,我深感中國鋼鐵產業整合的必要和緊迫,並堅信在資源環境日益嚴峻的形勢下,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產業整合必將成為未來5-10年內我國鋼鐵產業發展的主旋律之一,我國也必將從鋼鐵大國進入鋼鐵強國。論文完稿時,恰逢國家批準已押後三年有餘的寶鋼在廣東湛江港1000萬噸精品鋼鐵項目和武鋼在廣西防城港千萬噸鋼鐵項目以及由濟南鋼鐵和萊蕪鋼鐵合並成立的山東鋼鐵集團正式掛牌,所有這一切預示著我國鋼鐵產業大整合的帷幕已徐徐拉開。
盡管主觀上力求完美,但終因本人水平和能力有限,再加上時間的限製,論文完成時,仍感到有不少的缺憾。一直想構建一個係統完善的產業整合理論體係,雖經努力,但仍不滿意;關於技術整合、文化整合和管理整合的內容,雖然屬於微觀層麵,但與本文存在著一定的天然聯係,沒有對其進行深入研究頗感遺憾;在研究方法上、論文的深度和廣度上,仍有進一步挖掘的必要。所有這些問題有待以後在研究中予以彌補。
王建軍2009.4.致謝有幸能師從我的博士生導師何永芳教授。何老師深厚的學術功底、嚴謹的治學態度以及謙和的為人風範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敬重,並將成為我今後學習、工作、生活的楷模。
本篇論文是在何老師的無私幫助與悉心指導下完成的,從論文的選題、提綱的確定、撰寫到修改定稿,都傾注了何老師的心血和智慧。在此謹向何老師致以最誠摯的感謝和敬意!
我要向趙國良教授、李永祿教授、郭元唏教授、李一鳴教授、趙振銑教授、白雲升教授等表示衷心的感謝,他們在平時授課、論文開題和預答辯過程中,用他們淵博的知識、深邃的思維、敏銳的學術洞察力為我開啟了知識之門、點燃了智慧之光。
我要感謝我的博士學友吳海民、吳江、王倫強、羅增永、彭繼增、王怡、田敏、唐朝霞、張明星、馬君、郭紅兵等,他們對我在生活上的關照,學習上的幫助,使我深受感動。
在我學習期間,得到了我所在單位——河南財經學院的領導和同誌們的大力支持,特別要感謝副校長郭愛民教授、管理學院院長劉汴生教授、副院長牛全保教授、吳濤教授、王慧教授、李新安教授、於國安副教授等對我的關懷和幫助。
向我的愛人、愛女、哥哥姐姐們等親人們表示感謝。我的愛人王紅娜女士一直默默無聞地支持我,幾乎承擔起全部家務。
我的十二歲女兒王笑楠,乖巧懂事,學習不用我操心,反而成為我的博士論文“監督員”,時時提醒我抓緊時間,並為我計算好了每天應完成的論文寫作量,有幾次我想偷懶時,是她微笑著把我強拉到辦公桌前。我的哥哥姐姐們對我攻讀博士也給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大力的支持。對於他們我除了內疚,更多的是深深的謝意,在今後的生活中,我定會加倍補償。
在學業即將完成的時候,我特別感激和想念我那已在天堂十餘年的母親。她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聰明賢惠,通情達理。
在父親被錯劃為“右派”分子的漫長的歲月裏,是她支撐著我們這樣的一個大家庭。在不讀書的年代,是她嚴格要求我們兄弟姊妹們認真讀書,並且認定有知識無論在什麼年代總是有用的。母親還教會我們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要我們知恩圖報。
母親的教誨已融入到我的血液中,成為我一生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