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越國321年8月末,正是農忙之時。
“娘!娘!”
清江村一座普通的農家小院的西廂中,伴著即將到來的黎明,傳來一個女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這哭聲中夾雜著嬰啼。
“娘,……,”
徐明姈抬起朦朧的淚眼,
目光轉向窗外,悲上心頭,啞著聲音伴隨著哭腔,愈發顯得悲戚。
“爹……”
看了眼身邊的明澤、明芳,想到自己這一家孩子,最大的長兄還在州城鄉試未歸,可也隻有十六歲。
悲上心頭,腦海中縈繞著剛才母親臨終時的話語。
“姈兒,你要照顧好弟妹,娘親的嫁妝箱子你要看好。
我是等不到你大哥回來了,隻怕是你大哥不能繼續上學了,你爹的願望,……。”
腦海中突然想起娘親臨終前,努力提著一口氣斷斷續續說出的這段話。
明姈抬起了淚眼,抬手擦幹眼淚。
“澤兒、芳兒,”
她強忍悲痛拉起了三弟、四妹,
“不哭啦,不哭啦,娘親希望咱們還好好地過日子,再把小五、小六帶大,爹、娘就能閉眼了。乖~”
拍了拍三弟明澤、四妹明芳的後背安撫著他們,
“你們這樣,娘親看著會傷心的,咱們得好好的。現在你們也是家裏的大人了,得幫著照顧小五、小六了。”
同樣悲傷的明姈再也說不出別的安慰的話,隻能搬出剛剛出生的小五、小六。
接生婆已經囑咐了又囑咐,拿著自己應得的報償走了。
明姈推開了正屋的門,
“奶奶,”
“有事兒?”
炕上坐著徐趙氏,抬眼看了進來的明姈一眼,便將視線看向自己麵前的針線笸籮,
仿佛裏麵有什麼珍寶吸引了她,臉上沒有剛剛失去家中頂梁柱兒子、兒媳的悲戚,
麵前昨日喪父,如今又剛剛亡母的孩子也引不起她的關注。
已經十四歲的徐明姈,在這個世界已經算是個大人了,該懂得的也都被娘親教導得很明白。
她是個聰明的,也是個會看的。
當即跪了下來懇求,
“奶奶,小五、小六沒有奶吃,求奶奶到村裏給小五、小六找口吃的。
家裏的活計,我們都會幫著幹的,一定聽話。大哥也會努力念書,給家裏爭光的。”
好半天徐趙氏沒有吱聲,也沒有動,隻是盯著笸籮,
“我沒那本事,誰家娃的飯碗會給別人吃,我沒那麼大的臉。”
聲音不高足夠屋裏的人聽得見,可是口氣很硬,說話很衝,
“你去吧!
這麼小,就給家裏惹得這麼大的禍事兒,定是對冤孽,是禍星、災星。”
說完趕明姈走,明顯不想管。
徐明姈也知道奶奶很看不上自家的娘親,連帶著爹爹在奶奶麵前也說不上話,自家在這麼個大家庭裏就是個幹活的。
自家大哥能夠念書,還是自己的娘親接了繡活兒供出來的,再加上自己的爹爹也是個有本事的。
當初爹爹也是讀過書的,隻是奶奶說家裏不能供給兩個讀書人,隻過了童生便回了家幹活、賺錢供大伯。